PDF下载
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的预防及其临床诊治

严友福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安顺,561200

摘要: 目的:近几年来我国对于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成功率突破新高,但对于白内障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医疗研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青光眼,弱视等。所以我们针对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的预防及其临床诊治做出了研究。方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进行预防,利用手术和辅助诊治手段结合在青光眼术中过程对眼压进行检测及调节,术后以药物为主对降眼压和视神经保护两方面进行治疗。结论:抱着宁其无不愿宁其有的原则,无论是在术前预防及术中和术后的手术药物等治疗过程中,都应该积极配合减低确诊率、提高康复率和治疗率。
关键词: 白内障;青光眼;预防;手术;辅助诊治手段;药物
DOI:10.12721/ccn.2023.1572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背景

有些患者会患有白内障同时患有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会出现浑浊、变性,浑浊的晶状体不断吸收水分,就会膨胀,导致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由白内障引发的青光眼属于晶体源性青光眼,是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如果白内障延误治疗则会导致青光眼的发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白内障的手术率仅为3.91%,因此发展中国家青光眼患者的患病率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不仅如此老年人口的增加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导致晶体源性患者人数增加的诱因之一。为了让更多贫困白内障患者能够重见光明,我国的复明工程提供了相关免费医疗服务,被列入了国家医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极大地减轻了其因病致盲的就医负担。

2预防

2.1治疗方面:预防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当我们发现已经患有白内障等疾病时一定要积极去治疗,避免其他并发症的产生。目前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主要由两种:药物治疗,一些病症较轻的患者及老年人患者根据自身情况主要采用谷胱氨肽滴眼液来治疗白内障,这类患者应再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增强对晶状体的营养作用,但药物治疗的效果始终比不上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滴眼泪只对于早期白内障的治疗有所帮助,当白内障发展到影响视力,视力下降到0.5以下时治疗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了,只能起到缓解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辅助手段了。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主要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2.2生活习惯方面:平时要注意科学用眼避免疲劳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正确的阅读姿势,不要在昏暗的环境及强光下阅读,在进行危险活动时一定要保护好眼睛避免眼睛受到外来伤害,燃放烟花爆竹时保证好安全距离,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有助于心情的愉快。

2.3饮食方面:饮食要清淡忌辛辣,保证饮食的均衡,辛辣油腻的食物不利于房水循环,禁烟酒,少喝咖啡、浓茶等。

2.4控制基础疾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血压,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机体代谢异常引起视网膜长出新生血管从而引发青光眼,糖尿病眼病会刺激虹膜和小梁表面产生新生纤维血管膜,升高眼压,导致白内障。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这类患者会出现眼压升高、视力下降、视野模糊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容易误以为是患上了内科疾病,耽搁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病情的恶化。青光眼的临床诊治,目前我国现存的诊治手段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主要是采用缩瞳剂和前列腺素这类药物,是通过增加眼内压使排除房水内药物;还有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以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甘露醇。

2.5术后预防:定期去复查,谨遵医嘱按时用药。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宣讲,按时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防止因过度紧张引起病情加重等术后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对其不健康不正确的行为进行改正做完眼科手术后并不意味着治疗结束,患者还应注意预防感染性眼内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加强自我防护以及注意无菌操作。生活用品要消毒,抗生素类滴眼液要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注意用眼卫生,不能用手或纸巾擦拭眼睛,睡觉时要保证患侧眼睛处于低位,使用生理盐水清除眼睛分泌物,以免导致眼睛滋生细菌,导致健侧也发生感染,最后发生眼内感染时要及时就医切勿耽搁最佳治疗时机,术后多食用高蛋白类食物,多喝水,多吃豆制品。

3诊治

3.1判断

白内障引起青光眼的患者会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头痛、眼睛痛及发红等特征。白内障的老年人患者当出现看近物越来越清晰远物越来越模糊等信号时,说明晶状体正在膨胀,一部分浅前房白内障患者出现青光眼时由于眼压过高导致眼痛,诱发急性青光眼。眼睛里产生房水和排出房水的组织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关系以保持眼睛里面压力的平衡稳定。随着年岁的增高,晶状体逐渐由透明变浑浊,从而形成白内障,患者的视线逐渐模糊视力下降,则需采取手术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则会出现晶状体膨胀房水排泄不通导致眼内压升高,这可能会诱发患者的急性青光眼发作,这时应抓紧降低患者眼压,避免对视神经产生影响导致不可逆的损害。由白内障引发晶状体诱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为1.08%,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列为1:1.4,患病高发年龄段为70-79岁。

在白内障膨胀期和过熟期都可能会引起青光眼。在白内障膨胀期主要是因为患者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晶状体浑浊程度逐渐加深导致其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阻塞房角,造成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受阻,从而引起闭角型青光眼。此时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眼球胀痛、视力严重下降等表现;在白内障过熟期,患者如没有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则会导致病情加重,导致晶状体皮质液化、吸收,造成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引发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综上,白内障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引起青光眼。

3.2辅助诊治手段

眼部B超: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患者在进行眼部超声检查时检查结果与成熟期的白内障存在不同特征主要表现为晶状体周围呈斑块状,表面粗糙且分界不均,在晶状体中央透声率差,可以看见形状不规则的回声图像。

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内压大于24毫米汞柱或低于10毫米汞柱则为病理性眼压,常用眼压计有哥德曼压平眼压计、非接触式眼压计等。Goldmann压平眼压计是眼压测量金标准。此外还需结合眼底、视野、前房角检查,综合分析后确定。

超声生物显微镜:此项技术可以准确检测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和晶状体全脱位,为判断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继发性急性房角关闭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方法,从而有利于此类患者在临床中的鉴别诊断。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能提供更清楚的眼前段检查图像,更好地预测晶状体在疾病中所起作用及该手术的困难系数以及可能存在的后遗症,与超声检查技术互补。相关研究指出,UMB发现了包裹晶状体的虹膜是诱发青光眼的潜在机制。

房角镜检查:当角膜呈透明状态时,必须尽快进行房角检查。针对PMG患病者的房角关上或狭窄时,根据该眼睛白内障发展阶段决定了另一侧眼睛的关开状态。由于LPG患者眼房角打开,导致晶体颗粒聚积下来,长时间粘连伴随角闭合粘连形成。

光学相关断层扫描:PMG能发现眼前室比较浅,腔室的比较狭窄,透镜的厚度、直径增加等。房水以及玻璃体检测液对于辨别PAG和PLG及一些感染类疾病,一般不用房水的细胞学测试来辅助诊断,确定病因。

3.3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镜下房角直视分离术,另一种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现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7月于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三百名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超声生物显微镜各项指数,及两组后遗症发生概率及术后复发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实验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可以进行比较的原则包括:诊断结果明确;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及支持。不能用来比较的原则:精神病患者及有其他严重疾病;经过入院之前的三个月抗感预防治疗。方法:在两组的围术期间都要进行抗炎措施同时做好眼压检测。

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镜下房角直视分离术。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及眼内压等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

通过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对比,两组患者房角开放距离和前房角角度及两组患者术后ACD和眼压比较以及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局部复发情况。经分析,可得出视力衰退可能是因为眼睛内组织由于眼内压的升高受到损伤导致视神经损伤所致,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优点是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治疗效果明显,缺点是手术创伤面积大、复发率比较高因而一种新型的改善此种手术存在的缺陷的手术方法急待去发掘。本实验发现经过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UMB参数分析对比,我们可以知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镜下房角直视分离术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治疗效果也优于另一种手术方式,能减少患者因手术带来的各种和后遗症及创面损伤情况,对于改善术后炎症情况具有显著意义,但由于所选取的样本数不足故仍需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数做更深层次的讨论分析。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联合抗VEGF治疗青光眼

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方法为治愈青光眼开辟了新手段新方式,主要是采用将体外超声波的能量作用体内发生病变的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抗VEGF类药物能够新生的毛细血管生成,降低血管破裂导致的渗透性水肿及相关炎症,能够让视网膜及虹膜增生的血管减退,降低眼内压,减少手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等情况,且这类药物安全系数高可以重复使用。

3.4药物治疗

主要分为降眼压药物和视神经保护药物,从不同的方面在临床上对青光眼治疗起到抑制及调节的作用。

3.4.1降眼压药物

1.缩瞳剂

分短效药和长效药两种,毛果芸香碱是典型的短效药较为常用。毛果芸香碱通过刺激睫状肌牵引巩膜窦 ,使小梁间的间隙加大而增加房水的排除,从而降低眼压 ;但长期使用可引起瞳孔痉挛性收缩,甚至后粘连。

2.β受体阻断剂

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是临床上常见的降压药用,主要的降压机制为房水降压,不影响瞳孔大小和调节机能,作用时间长。

3.碳酸酐酶抑制剂

碳酸酐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为减少房水生成。在临床上醋甲唑胺为常见的碳酸酐酶抑制剂,碳酸酐酶抑制剂是一种磺胺衍生物,用作碳酸酐酶抑制剂,对人 碳酸酐酶II 的碘化钾为 14 nM。碳酸酐酶抑制剂是一种降低眼压的活性分子,可以降低青光眼和其他眼病引起的眼压升高。

3.4.2视神经保护药物

1.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由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如肌肉)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且为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促进 RGC的存活和损伤后的轴突再生的作用。神经营养因子眼内注射可以为青光眼视神经

保护的一种方法,其中主要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起决定作用,抑制RGCs的凋亡。

2.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一氧化氮合酶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是一种可合成一氧化氮的限速物质。化学物质活性强,具有氧化性。从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为防止RGC受到缺氧以及兴奋性氨基酸的损害

4小结及展望

由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在医学界受到广大重视,而现有的医疗水平和手段虽都层出不穷,但治疗率在大幅度的提升,如临床常见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镜下房角直视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等。在术中以及术后的药物调节相结合的同时,康复率也在降眼压和视神经保护配合下进一步提升。无论是眼外伤引起的青光眼还是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虽然青光眼的就诊康复率极高,但是依旧希望降低确诊率。所以我们也应该在生活习惯、饮食等多重方面考虑,宁其无不愿宁其有。而青光眼的诊治过程还需要多次前瞻性和比较性研究、更大的样本量和更长的随访时间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艳,吴瑜瑜.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青光眼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5):460-462.

[2]刘涵(综述),李新星(审校).晶状体诱导性青光眼的诊治进展[J].眼科学报,2022,37(10):827-834.

[3]熊全臣.老年性白内障并发症不容忽视[J].医药与保健,2007,15(12).

作者简介:

严友福(2002.07-)女,苗族,贵州安顺人,本科,研究方向: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