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一项最起码的品质。大家都喜欢好孩子,但是,同时喜欢不好的孩子,那才是真的爱。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很可能会被人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从而留下心理阴影。生理上的残疾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改善,但是心理上的缺失是难以治愈的,这就需要学生、教师、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爱护。身为特教的班主任,我对此体会更为深刻,借此,笔者根据自身的体会与心得,对怎样用爱心去理解、去宽容、去爱护这些特殊学生,让他们能够做到自立、自强和自信,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特殊教育学生现状
这些学生,与正常学生不同,有的学生的智力水平较低,和幼儿园儿童不差上下,甚至不及,尽管他们长大了,个子也长大了;有些儿童思想极端,行事冒失,行事急躁;有些孩子,天真无邪,说话不连贯、注意力不集中等,面对这样特殊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对他们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都进行管理。同时,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更要细致,细致到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工作的恒心、常人难于承受的忍耐力等都要强于别人。由于这些学生的自理能力、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努力迫使自己做到细致再细致,并且尽心尽力。很多人问笔者,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坚持每一日都像妈妈一样关心照顾这些孩子?也有人问笔者,你用什么方法让这些孩子视你如亲生母亲一般并十分信任呢?要说力量,可能就是“爱和真心”,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殊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只是把更多的爱和真心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
二、用爱鼓励学生
英国船王老哈特即将退位,在考虑小儿子能否接班的问题上,一直徘徊不定。一天,他突然心生一计,发出告示:凡是知道小哈特身上缺点的,都可以提出,对能提出小哈特身上那些致命缺点的人,还要给以奖励。告示一发出,小哈特便成了挂在街上的一幅画,被人们评头论足,小哈特身上的各种缺点便挑了出来,小哈特简直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物,不但不能接班,就是拉出去枪毙,都够格了。老哈特面对这样一个儿子,他感到很苦恼。一天,他来到教堂,把他的苦恼。一天,他来到教堂,把他的苦恼告诉了牧师,希望牧师出个主意。牧师听了以后,笑了笑说:“你的苦恼不在小哈特身上,而是在你身上,你只要按我说的做就可以了。”老哈特按照牧师的指点,贴出新告示,凡是指出小哈特身上优点的,都可以得到奖励。告示一贴出,小哈特的优点便一条条、一堆堆地汇集到一起。这么优秀的人,当然能够继任船王的事业。小哈特成为新一代船王后,干的很出色,使哈特家族的事业有了更新更大的发展。作为特殊教育的班主任老师,对待特殊学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要用显微镜去发现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地给予称赞,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一点,特别是对那些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要使学生们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要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在他们心中播种一颗信心的种子,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体会到被赞赏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用爱宽容理解学生
作为一位老师,每天要和一帮有着各自独特想法和个性的特殊学生打交道,确实很“麻烦”。怎样才能应付这样的“麻烦”?在对待这种问题的过程中,要真心地爱护他们,不能随意地去家长那里诉苦,更不能轻易地告知学生家长,这样会加剧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矛盾,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班主任要用宽容的心来理解学生,要用一种诚恳的态度来看待他们,要与他们一同欢乐,共担烦恼,将自己代入到学生的角色中,与他们融为一体,成为他们的一份子,是他们的挚友。宽容比责备和批判更重要。宽容是一种促进师徒关系的“良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大人们都会犯错,更别说是学生了。
四、用爱来严格培养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一个“严”字紧密相关。当然,严格,要适度,不要对学生纵容、溺爱。对学生的严格,体现了一个老师对自己的职业和学生的成长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一种爱心。但是,这个严并不仅仅是一个“严”字那么简单,还应该有“爱意”在其中,这也是一位老师崇高的道德品质的体现。要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关爱,要让他们在严厉中进步,要让他们在关爱中成长。比如,在行为指导方面,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激励,比如:每次扔垃圾都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遇到同学要和同学们亲切的打招呼,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要和同学们排队参加等,在行为上可以让同学们效仿,也可以让同学们在思想上有了新的变化,让同学们树立要爱干净、要保护环境、要遵守秩序好好排队、要和朋友们主动沟通等多方面的意识进行理性的约束。鲁迅曾经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有了爱,老师就会用自己的眼睛来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抱有自信和热爱,如果老师能够找到一个孩子灵魂里的光芒,并对他一点一滴的提高给予认可,那么将会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老师的爱不是挤出的眼泪,也不是装点的笑容,更不是喊在嘴巴上的一句话,它是一首唱在心中的一首沉默的歌曲,它应该在老师的一言一行中,老师的一个真心的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来自内心深处的鼓励,这些都是爱心,要让爱充满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五、家校合作,共同见证学生成长
学校和家庭两边的教育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家里的感受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的成长轨迹,确保学生在学校能够受到一些积极正面的指导之后,班主任也需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个性化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成长重视起来,这是帮助学生实现成长很关键的一个步骤。定期开展家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和家长沟通孩子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孩子在家庭的情绪和行为做一些评估,给出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定期举办家长和孩子需要一起参与的活动,像运动会、节目表演等,增加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增长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时间,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陪伴和爱意,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
结语:总结来说,在将情感教育运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时候,班主任应该注意到每一位特定的同学所处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情感教育,让同学们真正地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以爱相伴,用心指引。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在心里对老师的认同程度上得到提高,进而主动地与老师进行有关的管理工作,并逐步培养出友爱、温暖、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继高.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新一代:理论版,2022(2):0100-0102.
[2]谢红.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点滴谈[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2):41-41+43.
[3]王剑平,冯蓉元.如何加强特殊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3):48-49.
[4]张晓玲.家校互动理念下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6(24):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