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灌区在进行引水灌溉工作时,应根据土壤使用情况和土质特点,确定灌溉方式,制定灌溉计划。本文当中主要介绍的是水利渠道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需要确保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并应当重点考虑施工设计环节的便利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
1.设计灌区农田水利渠道的注意事项
在开始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工作之前,需要严格遵守渠道的设计规范,确定渠道应具备哪些基础性能,然后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方案,为确保渠道的顺利建成奠定良好基础。
1.1布局
首先,要根据灌区农田的面积、形状以及灌区与水库之间的距离,合理展开布局设计工作。不能只顾着如何缩短施工路线,降低施工成本。还要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重点要根据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建设情况、地下管道布局情况、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进行综合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后续施工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出渠道的引水灌溉价值,解决农田供水不足的问题,带动农业行业的经济稳步发展。
1.2功能
在进行水利渠道设计工作时,应当合理考虑当地降雨量的问题以及水资源自身的性质。比如,在气候干燥时,水资源会出现蒸发现象;而如果选择使用混凝土材料来建设水利渠道,还有可能出现渗水的问题。另外,降雨量过多且集中时,渠道当中的雨水如何清理,也是设计人员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些都会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科学根据实际要求展开渠道设计工作,重点要确保渠道各项基础使用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2.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环节
在具体进行渠道设计工作时,应当先勘查现场环境情况,确定容易影响施工质量及进度的因素;然后检查土壤质量,分析是否要进行土壤处理工作。最后,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技术及相关设备,确定施工基础参数信息,绘制施工图纸,拟定施工计划。
2.1勘查环节
在设计环节当中,必须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地质结构是否存在软土地基或者存在坚硬的岩石层,针对具体问题设计渠道的施工方案,分析施工环节需要增加哪些操作。比如,软土地基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岩石层需要进行挖掘清理。勘查工作人员所记录的数据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将直接影响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设计方案当中应当包含对土地的处理计划,要包括对挖掘出来的土壤如何处理的方案,整个设计过程应秉承绿化环保、节约资源的工作理念。
2.2确定施工方案
小型渠道的设计一般都是U型槽,在具体完成渠道施工形状、参数的设计工作之后,应当合理进行施工试验操作,分析本次方案的可行性。为了降低试验成本,施工单位可以考虑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的操作。这需要完善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然后由技术人员操作相应的软件,结合设计人员给出的方案,模拟施工操作的流程。从中分析出施工方案的优缺点,找到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时调整方案的内容,可以提升方案的使用价值,提高设计水平。
2.3融入创新理念
在新时期的水利渠道设计工作中,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对节约用水的基本要求,而且无法体现出渠道的使用价值。实际施工环节存在施工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此,设计人员必须要在工作环节中融入创新理念。可以结合以往施工的档案资料,摸索出水利渠道的设计经验,研究合理调整施工计划,提升设计效果及施工水平的方法。创新工作的核心是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渠道使用价值、合理节省资金成本。创新时,应结合相关法律管理规定找到工作的方向。
3.灌区农田水利渠道的施工方案
在设计工作结束后,需要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通过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及施工规范性展开全面管理的方式,保障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
3.1施工材料采购
U型槽的预制阶段的质量管控包括两个重要环节,一个是做好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管理。施工前,要根据工程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具有国家认证资质品牌的施工机械。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材料检测,所选用的材料要针对当地灌区的气候、水文等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第二个是加强U型槽养护,气温较低的时节要做好保温防冻措施,养护阶段要维持U型槽必要的湿度,以免发生麻面、蜂窝或者变形等问题。
3.2渠道处理工作
要确保渠道放空,首先要精确设置U型槽中心线。通过对中心桩高程以及下降度的计算,确定水平杆位置。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放样环节予以严格的质量管控,将测量误差控制在符合相关规定的范围内,防止出现挖方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3.3挖掘和安装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照设计图纸,并结合放样结果和现场土壤质地情况,正确制定施工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工段挖方工作顺利进行,渠道深度、宽度、坡度等参数指标都应当在设计图纸规定的范围内。
安装时,一是要做好基槽垫层设置。垫层选用细石混凝土为原料,确保分布均匀、致密。二是做好控制点设置,相邻控制点间应间隔5到10米。三是按照设计图纸安放U型槽,然后依照先上游再下游的次序进行安装作业。为方便后续勾缝施工,前后两个U型槽间的空隙应控制在20毫米左右。
3.4后续处理环节
在渠道施工结束后,涉及到土壤回填的环节,要关注如何提升槽体结构稳定性的问题,避免在灌溉过程中槽体松动,影响水资源的运输质量和效果。所以,回填土的回填位置、土壤质量都是需要进行严格管控的。通常来说,U型槽侧墙顶填土的高度要超出5到10厘米,宽度要大于30厘米。在压条的选择过程中,需要选择空心式混凝土压条,在C20的混凝土作用之下,通过预制的方式,使其成形。在确定施工质量符合农田灌溉工作需求后,才能收工。另外,应定期做好渠道维护工作,合理延长渠道的使用寿命。
结语:在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需要了解施工区域内的土壤环境情况,确定施工存在哪些难题,合理制定解决的对策。同时,应当挑选合适的施工材料,做好水利渠道施工路线选择、造型设计等工作。并在整个工作环节中落实节约、环保的理念。及时展开U型槽的制作工作、渠道开挖、槽体安装以及回填处理等操作。最后,进行质量检查,定期根据引水灌溉情况,做好渠道维修和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天媛.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及施工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6,(9):238.
[2]古丽苏姆阿依•热合曼.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和施工措施[J].水电水利,2020,4(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