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前,政工管理工作逐渐成为石油企业所重视的自身建设内容,其已能够在调动企业生产活力、促进日常经营稳定周转等方面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当前石油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仍有较大进步空间,还存在若干可继续加以改善的工作项目。因此,企业需在已有发展基础上持续推进政工管理工作建设,切实贯彻落实既定发展战略步骤,使政工工作朝着更高水平不断迈进。
一、油田企业政工管理实施现状
(一)政工人员能力需逐步提高
现阶段,油田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显著提升自身收益,将关注重点更多倾向油气产量与质量,使得生产技术的进步速度快于政工管理工作的改善速度,政工人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存在较大进步空间。部分人员受年龄和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接受教育培训速度较慢,习惯用传统思维方式解决问题,面对新形势下政工工作存在的新问题,较难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此外,政工人员往往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身兼多职,其自身能力难以负担多方面任务,亦无法获得足够时间进行思想理论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对其不协调的工作安排会加剧对政工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激励与奖励制度亟需完善
由于油田企业的政工工作无法直接创造出实际经济效益,因而企业缺乏对相关奖励制度的有效关注[1]。目前,相当一部分政工部门并未建立起一套能够安定员工思想、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鼓励员工积极投入生产的激励制度,因而使得员工工作积极性调动效果十分有限。此外,工作人员亦难以充分认识到建立激励制度的重要性,选择将此项工作作为临时性任务看待,而没能将其视为长期坚持的制度化建设工作,导致员工难以得到切实鼓励,长此以往其工作积极性较难提高。
(三)政工工作缺乏恰当着力点
缺少准确且恰当的工作着力点是目前油田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管理层面而言,现阶段政工工作与企业自身发展融合程度有待提升,且其易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相混淆。缺乏融合度使得政工工作较难利用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优势完善自身建设,职工无法充分体会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其良好有序进行生产作业的重要性,同时难以理解企业政工活动与其自身品牌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政工工作虽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二者主要职责差异较大,且其负责部门完全不同。混淆政工与企业文化建设会使政工人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初衷,无法准确找到有效推进工作的切入点。
(四)工作方式与企业发展相左
就部分油田企业政工实施层面而言,其工作大体方向与基本理念相较于当前社会与时代发展趋势较为落后,从而导致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未能符合企业目前发展战略,甚至出现相左现象。随着新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不断普及与应用,企业获得了更多经济收益、更好地提升了自身生产效率,但与此同时,政工工作方式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创新,仍固守旧有开展形式,忽视企业内部实际变化,最终出现落后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现象。
二、油田企业政工管理具体对策
(一)全面提升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油田企业欲开拓自身良好发展前景、建立起能够为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助力的政工体系,需对提振政工人员综合素质予以特别重视。在此方面,企业应鼓励政工人员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政工工作技能,并定期对其开展相应工作技能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企业可要求思政品质优良的政工人员对思政品质一般或较差的人员进行帮助,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带动提升整体政工工作水平。同时,企业需建立起健全的工作责任制度,敦促政工人员认真、严格遵循工作准则,努力塑造良好企业政工工作风貌。
(二)明确激励对象并完善相关制度
在实际管理中,企业政工人员需加强同职工之间的沟通,明确了解员工实际需求[2]。油田企业应在提振自身生产效能和谋求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需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奖励制度的必要性,鼓励政工工作部门从员工角度出发,思考其工作与生活中的切实需要所在,做好激励对象的选定工作。政工工作人员可把职工生产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负责程度、安全生产时长和自身思想觉悟等多方面作为切入点,建立起覆盖全体职工的奖惩评价考核体系,定时收集职工相关指标情况并及时排列评判。对生产表现突出、工作认真负责、长期实现安全生产且思想较为进步的职工予以物质和精神褒奖,以之为优秀范例向企业内部进行推广,鼓励更多职工努力做好本职岗位工作。同时,如发现生产懈怠或思想觉悟较落后的职工,政工人员应通过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促使其改变现有状况,对因自身疏忽大意造成风险隐患甚至生产事故的职工,需予以相应惩罚,并作为警示案例,对其他职工予以告诫。
(三)优化并切实做好政工工作部署
针对政工工作缺乏恰当着力点的问题,企业可在日常工作中统筹做好相关工作部署,推进贯彻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开展相关教育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分离,使其各司其职,共同为企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企业政工部门应坚持对职工开展旗帜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促使广大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始终把爱岗敬业、奉献祖国作为自身工作的最高奋斗目标。在新时代,企业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政工人员应更加明确自身职责的重大意义所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明确工作主要方向,激发政工工作主要职能作用,将关注重点放在稳固企业内部关系、带动职工工作热情等方面。另外,政工人员可坚持对政工工作新模式和新举措进行不断探索,做好后备力量补给,形成企业良好发展氛围[3]。
(四)灵活采用新方法创新工作载体
为改善政工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左的不利情况,企业政工部门可通过采用多种新模式的方法,创新工作载体,促使政工工作能够紧跟企业发展步调,符合企业未来长期规划。其中,政工部门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合理需求维护法”、“网络舆论监管法”“工作积极度提升法”“榜样带动法”“精准帮扶法”“压力排解法”“民主沟通法”和“访谈法”等等,以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为原则,构筑起结构完备、效率较高且收效较明显的政工工作体系。在采用上述方法开展工作时,政工人员可深入生产一线,不断推动各部门职工与管理人员进行组织交流,为相应方法的有效实施提供切实保障,规范化长效企业工作机制,最终实现促使政工工作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脉络、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结论:综上所述,做好油田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升企业整体生产效率,而且对其长远规划亦有所裨益。油田企业应对当前政工管理工作现状有着充分且清晰的认识,既明确自身不足,又能够准确找到可提升之处,通过全面提高政工人员综合素质、完善激励与奖惩的考核制度、优化政工部署和创新工作载体等有效手段,不断推动自身政工管理建设迈上新台阶,提升企业整体运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石油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欣楠.浅谈如何做好油田企业政工工作[J].中国化工贸易,2019,11(6):49.
[2]蒲小龙.探讨新时期石油企业政工管理的创新发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4):200-201.
[3]张静,解涛,徐长庆.石化企业实效性党群政工工作的构建分析[J].云南化工,2021,48(10):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