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护理中的应用

刘佳佳

重庆市人民医院 重庆 401121

摘要: 分析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于2020年3月到2022年9月入住我院的80名患有结肠癌的病人,将他们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每组各40人。常规组施以常规性护理。对照组施以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后止痛结果、手术后的静脉输液用时、住院的平均时长、肠胃等器官功能的康复状况以及炎症发生状况等指标。结果 康复组后术后5、10、15、20小时这几个时间点上痛苦指数均比常规组低(p小于0.05)。康复组在手术后的静脉输液用时和住院的平均时长均比常规组短(p小于0.05)。康复组在手术后对应的胃肠等器官功能的康复状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小于0.05)。康复组的白细胞介素-6、α肿瘤坏死因子以及C反应蛋白指标均比常规组低(p小于0.05)。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对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病人护理进行具体应用的方法具有可行性,病人在术后的止痛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病人在进食、排气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恢复效果明显,另外,病人身体对于炎症的反应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使得术后恢复效果较好,住院的整体时间也大为缩短。
关键词: ​快速康复;腹腔镜手术;结肠癌护理
DOI:10.12721/ccn.2022.15715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当下,腹腔镜这种方式因为对病人产生的创伤较小,并且不容易产生其他的病症,已被普遍的用在了对于胃肠病的救治中。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因为在手术前需要采取灌肠等方式,容易发生水电解质不稳定、液体流失较多等各类不良症状。而快速康复理念涵盖了微创方式、科学性麻醉、对手术后的简单活动给予支持以及饮食等方面。依托专业的护士、麻醉师以及外科医生等专业医护人员采取联合协作的方式,会对病人手术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及伤口得到最大程度的抑制,保证病人的身体能够尽早的恢复。此次研究能够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病人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现将研究结果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0年3月到2022年9月入住我院的80名患有结肠癌的病人作为检测对象。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各40人。

1.2方法

1.2.1常规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手术前70小时进行肠道消炎药的口服,在手术前24小时对肠道进行灌肠清洁,术前晚上八点以后禁止饮水等。如果病人在手术后疼痛,就给予静脉注射镇痛药或者肌肉注射镇痛药。手术后病人可自由下床进行活动,术后第五天拔除导尿管,第七天拔除引流管。

1.2.2康复组

(1)手术前采取的措施

进行心理辅导,对不同的病人的不同的内心状态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手段,防止病人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术前康复护理方法及具体步骤,并对康复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讲解。术前3天采用半流食,术前1天采用全流食,术前六小时禁止喂食,术前4小时禁止喂水。手术前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估,并根据风险筛查评分进行对应的措施处理。

(2)手术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并保持一个合适的体位,检查患者的心律体征,随时关注病人的体温,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持体温均衡。保持病人血压值趋于平稳,手术中输入液体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做好止血工作,腹部的引流管放置与否需根据病人的自身状况作出决定。

(3)手术后采取的措施

术后采用药物对病人进行有规律的镇痛措施,以防止肺部不张、血压上升及心率过快等不良症状,以保证组织器官的快速恢复。对病人采取适当的早期性活动,如手术后第一天进行适当的翻身、坐起等简单的肢体动作,第二天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下床活动,并根据病人的自身状况适当调整活动强度。尽早的进食和拔管。当病人手术后24小时如果没有发生腹胀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可让病人适量饮水。在拔管后观察病人排尿时是否发生了不良反应,每天对排尿器官进行两次清洗。

1.3排除与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诊断证实患有结肠癌,均采用腹腔镜治疗结肠癌,且病人均未患有其他的不可手术的疾病,病人均具有手术耐受性。病人的年龄在35到65岁之间,病人自身营养状况良好,无营养不良等问题。ASA分级标准等级均小于IV级。在手术前未采取放化疗及其他医疗措施,在整个医治过程中均能够良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断,病人拥有完整的资料。

排除标准:手术前发生出血、穿孔以及肠梗阻等症状。手术后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继续治疗。ASA分级标准等级均大于等于IV级。病人有多年的特殊性药物使用史,并患有全身性的炎症不良反应症状。分组的80名病人在性别、年龄、手术位置以及肿瘤体积等资料上并无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具有可对比性。

1.4评价指标

运用视觉评分法对病人术后的疼痛指数进行打分。让病人对自己的疼痛给予自评,分值在0-10之间。小于1分表示无疼痛感,在1-3分之间属于中等疼痛,在4-6分之间属于较重的疼痛,在6-9分之间为重度性疼痛,大于9分为剧烈性疼痛。并对病人的手术后止痛结果、手术后的静脉输液用时、住院的平均时长、肠胃等器官功能的康复状况以及炎症发生状况等指标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两组病人不同时间上疼痛指数比对

康复组后术后5、10、15、20小时这几个时间点上痛苦指数均比常规组低(p小于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不同时间上疼痛指数比对【x̄±s,分】

截图1737354880.png3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作为一种依托多种方式给予病人更多康复护理的方法,当下已成为直肠手术的必要标准作为一项目标性强、并跨学科的计划,需要从手术前一直跟踪到病人手术结束后出院。

对于手术后病人产生的疼痛表现是作为外科手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据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手术之后,有4/5的病人会产生中度以上的疼痛感,而且病人由于自身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以及手术创口等方面也会让疼痛更加严重,与此同时,病人因为疼痛还会使得肠胃的功能得不到及时恢复,并造成免疫功能的紊乱,引发多种并发症。此次对康复组病人采取联合性阵痛用药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手术后5、10、15、20小时的疼痛评分均比常规组低(p小于0.05)。

根据相关的研究来看,对腹部进行手术因为麻醉作用、术后创伤导致机体失衡、胃肠功能紊乱,并使得肠胃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致使肠道内部的营养无法得到有效吸收,最终使得病人在手术后得不到快速而有效的康复。与此同时,由于肠胃功能长期得不到释放,极易引起肠胃黏膜发生病变。

此次试验表明,相比于常规护理方法,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能让病人的肠胃功能在手术后快速的恢复,并有效降低炎症的发生,并让病人的应激反应得到适当的缓解,以此保证病人手术后快速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张莉,陶贵彦,章江琳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8):1436-1442.

[2]周才进,徐飞鹏,欧雯婷等.快速康复外科在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8,58(34):57-59.

[3]伏洁,王琛,樊勇等.快速康复模式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10):899-901.

[4]杨守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结肠癌围手术期价值评价[J].重庆医学,2017, 46(A02):18-20.

[5]王红丽,陈玲,徐春艳等.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加速康复外科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 案[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 (3)::41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