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特别重要的高等教育形式,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愈加严格,高职体育教学中应该着重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积极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综合型的体育人才。
一、职业体育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特点和要求,适应高职生的专业特点。在专业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调整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减少与学生专业不密切相关的内容,增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辅助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职业特定运动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从事相关职业活动过程中有效克服外部环境带来的特殊影响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抗挫折能力和抗自然能力。因此,在开设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应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结合学生专业开设符合学生专业发展特点的实用体育课程,充分突出高职院校特色。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有效提升劳动和就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健康、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突出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应该避免走入技术类的陷阱,始终将学生作为根本,用于满足学生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尤其是目前企业需要技术类的人才,但是在人才招聘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加之,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极不稳定,二者的矛盾极为频繁,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能力应该不断提升。如何展现体育教学的职业化特点,以学生现有的健康问题为基准,构建以生为本,以需为根的体育教学理念。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忍耐力和柔韧性的素质不强,基于身体方面的缺陷,影响学生日后就业。面对这一情况,要求教师及时优化教学理念,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职业相关的运动项目进行整合,为其日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部分耐力比较差的学生,则是将耐力跑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的重点,每个学期末成为训练和测试的重点内容。以机电专业的学生为例,日后工作的时候非常考验上肢历练,所以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组织双臂屈伸、引体向上等训练,并在课余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如篮球、排球等项目。
(二)将“终身体育”理念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
高职院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开展“终身体育”的基础。尤其是近年来,体育教育日益朝着“幸福生活”的方向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更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对专业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同时,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的精神。例如,在定向越野和耐力跑训练中,很多学生会因为活动的难度和力量的不足,找借口退出活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抓住机遇,向学生灌输体育锻炼的好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体育课,告诉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痛苦,还面临心理问题。在工作场所面前,这些体育活动是无关紧要的。让学生保持毅力,勇于挑战自我,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参加体育训练。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老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晨跑,不仅让学生告别卧床不起的不良生活习惯,更让学生勇敢挑战自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完成体育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在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感受体育锻炼带来的身体舒适感,真正爱上体育锻炼。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育
按照学生的运动情况,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为其在日后思考和实践中预留更多思考空间,彰显体育教学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学生的快乐体育活动,为感受体育的独特乐趣,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例如在教学组织、材料的选择中,应该体现趣味、生活性的特点,将严肃的课堂氛围和运动项目进行结合,营造健康的教学气氛,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活动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获取关键知识,了解具体的探究思路,认识各个运动项目的原理、结构和训练方法。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为突出职业特色,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育人能力,所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选择有趣的儿歌、儿童故事等设置合适的探究情境,鼓励学生户外实践,打造“自主”“探究”“创新”为一体的教学框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应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始终立足于教学重点,将其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部分,并实现学生职业素养、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综合发展。因此,在指导教师的引导鼓励下,提升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体育运动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方式和内容,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金梅.突出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体育时空,2019,(20):94.
[2]孟桐宇,蔡琼.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核心和职业特色的突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