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由于我国想要实现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迎来全新的发展空间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对于建设工程的整体品质也有了全新的需求,如果在具体的建设中,产品品质控制工作没有符合预期,极大程度上增加了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严重威胁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因此,在日常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些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来进一步提升施工品质的管理工作,努力达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基准。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特点
1.1 波动性
通常情况下,工业产品的生产都是生产流水线固定的,生产工艺比较规范,并且对所生产的产品也有健全的检测技术,生产过程稳定且生产设备齐全。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存在许许多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无论是系统性的因素还是偶然性的因素都将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变化,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具体而言,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的细微变化、施工器械的正磨损、施工环境的变化等都属于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偶然性变化的原因,而原材料规格、施工工艺及机械故障等则属于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变化的系统性原因。在对建筑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所有的变化都有引发工程质量事故的可能性。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加强对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最大限度地做好对质量变化的控制工作。
1.2 隐蔽性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多的工序,其中存在很多隐蔽工程,倘若没有针对隐蔽工程的质量实施严格检查,未对此引起重视,就将会导致最终的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预期要求但仍被当作质量合格的工程项目。与此同时,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各种各样的仪器仪表,倘若未对此展开全面的检测,就容易产生数据上的错误,进而造成质量问题。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环节中,必须要做到认真与仔细。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
2.1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不够重视,并没有结合施工场地、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出考虑,导致建筑施工管理体系并不科学。对于施工质量、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具体细则,规章制度常常停留于表面,影响着整体建筑施工的效率。各类新兴的建筑设备、建筑管理理念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无法实现有效衔接,不仅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更重要的是无法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
2.2 监督力度不足
工程的监督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监理责任制度应运而生,虽然在工程管理上能发挥一定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制度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由于监管体制不足,可能出现偷工减料、质量不合格等现象,由于分包和总包之间信息不对称,在施工中可能出现有问题不及时报告等情况,目前,有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导致工程事故发生、工程成本增加。
2.3 技术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建筑工程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于是,建筑企业逐渐优化与创新施工设备。当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建筑企业广泛使用新型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然而一些建筑企业因为较为轻视新型施工技术,或者资金较为紧张,所以并未将新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施工中;还有一部分建筑企业虽然已经在建设施工中应用了新技术,却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由此导致新型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应用。
3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提高的有效策略
3.1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首先,建筑企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工程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发展现状作出全面分析,制定出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管理与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规章制度,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以及监督的效果。其次,还要利用建立好的规章制度,做好质量控制的工作,制定具体的管理标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开展材料采购、验收、保存等工作。最后,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规章制度,实现全面监管,对于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解决,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高效率、高质量。
3.2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不仅要贯彻落实协调工作并有效控制成本,而且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从而做好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既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又要严格遵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此逐层完成工程质量职责。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要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强度,结合国家法律法规,以行业技术规范与合同要求为依据,监督和验收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针对建筑工程整体,有机结合其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形成能够彼此协调与推动的有机整体,不断提高其规范化与科学化。在当前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应落实动态化的管理思路,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和水平。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信息数据的多方位整合,为建筑管理机制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内容进行日常施工,不能随意篡改图纸,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则要提出有效的审核方案,并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和监理单位的认可,避免对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运用新型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以及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核心,同时也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品质的基础因素,随着我国相关建筑技术的蓬勃发展,自动化施工技术逐渐显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眼中。因此,在具体开展建筑施工时,应适当运用新型的施工工艺以及技术,直白来讲,所谓的新型施工技术指的就是自动化施工技术,所以,相关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应重视这一决策,选择适应的自动化施工技术,进一步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进行监管建筑工程时,适当地引入新型的施工技术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意外状况,极大地避免了施工人员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各种状况,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施工时间以及减少资金流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改善与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手段与方法等,从整体上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为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从而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卫东.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
[2]李宁,李晓军.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
[3]余会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21(19).
[4]祁红霞.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1(13).
[5]梁传敏.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J].砖瓦世界,2020,(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