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开放式教学而言,其本质上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单方面知识传输方式的改进和创新,通过构建师生双方交流的方式来开展基础性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标,这有助于提升学科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工作质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高段体育应当要树立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来提升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教师应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在小学高段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以期实现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设置开放式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在整体的课程教学中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教师应当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开放式教学要求,合理设定开放式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跟随教学目标的方向,实现对个人身体素质的有效锻炼。结合以往的体育教学来看,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存在统一化的问题,没有体现出“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因此,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构建民主的体育教学氛围,应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来合理安排学习目标,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一个个阶段性学习目标的完成来循序渐进地提升个人的体育运动能力,这能够让学生在不断进步地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1]。
如,在进行“跳跃”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为其分别设置不同的训练目标,对于体育优生,应通过目标的激励作用使其能够突破自身的极限,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对于体育差生,应发挥目标的鼓励作用,引导其通过一次次进步来达到标准成绩水平,为学生的体能水平提升打好基础。
二、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在运用开放式教学来进行小学高段体育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摆脱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学习,有计划有目标地不断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进而体现出开放式教学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基于此,教师应当要科学选用教学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训练阶段来调整训练的方法和形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2]。
如,在进行“小篮球”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初段,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篮球基础技能的训练,如采用一人一球的方式进行原地运球训练、两人一组一球的方式来进行传球训练;而在教学中段,教师应在训练活动中加入一些对抗性,可以采用1v1的方式来在学生之间进行个人竞技,通过对抗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而在教学后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5v5的比赛形式,磨练学生的篮球技巧,并逐步建立学生之间的默契,使其能够体会到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对体育训练活动产生热爱。
三、运用开放式教学评价,建立师生沟通渠道
教学评价作为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高段开放式体育教学活动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教师应当要转变传统单向的教学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机会和权力,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评价来共同对小学高段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此来不断提升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水平[3]。
如,在进行“软式排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来对其进行评价,对体育优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使其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和改正;对于体育差生应多以鼓励方式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教师也应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学生给出的建议,并对教学流程的设计和安排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期为学生打造体验更加的体育教学活动。
结束语:综上所述,开放式教学在小学高段体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使得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切实发挥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而提升体育课程的参与度,保证了小学高段体育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要对开放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立足于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地设计和编排,保证其能够贴合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进而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教师应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多方面进行开放式教学的落实,以期推动学生的全方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剑平,李晓智.基于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体育混合式教学方法的研究[J].体育科技,2022,43(05):132-134.
[2]李有荣.中学体育开放式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2,No.516(24):178-180.
[3]刘丽,郭伟.“开放式”快乐体育走进新课堂的思考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