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内攻战术研究

​杨新良

湖南省怀化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418000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数量逐步增加。然而,因建筑内人员、物资较为密集,火灾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在短时间内蔓延,并演化成大面积立体火灾。建筑主体构件在高温环境下易变形坍塌,直接加大了火灾应急抢险难度。为提高火灾扑救质效,减少人身财产损失,消防中心逐步加大了内攻战术应用力度。本文结合火灾救助实践,分析了火灾内功战术具体应用对策。
关键词: 大跨度;大空间;火灾;内攻
DOI:10.12721/ccn.2022.1570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消防救援中心需结合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实际情况,认真研判内攻难点、合理选择内攻时机、内攻行动环节、内攻突破口,确定内攻路线、内攻推进方式等,有利于全面提高内攻方案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出内功战术的火灾救助价值,全面提高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救助质效。

1 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内功战术应用难点

1.1 火灾现场复杂

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物堆放的物品众多、密集,通道狭长、错位,加大了灭火路线制定难度。火灾现场,救援人员难以深入建筑内部强攻。在发生火灾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面积大,建筑物内的塌落物、设备众多,不利于救援人员实施内攻,加大了阵地转移难度。因坍塌物堆放凌乱,救援人员无法及时确定被困人员位置,被困人员极有可能被埋压,进一步加大了搜救难度。建筑物外的玻璃幕墙、内部众多的商品等,均不利于使用破拆工具,致使救援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疏通进攻通道。

1.2 火灾现场易变

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承重构件在火灾作用下易出现坍塌,短时间内,内攻人员无法及时撤离现场,加大了救援人员伤亡风险。比如,钢结构为承重构件的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发生火灾后,钢结构在高温情况下强度下降。若温度超过了700℃,钢结构几乎丧失了所有强度。在火灾现场,若钢结构建筑被燃烧15~20分钟,极有可能发生坍塌。

1.3 供水难度大

大跨度大空间建筑面积较大,内部存放的可燃、易燃物资众多。火势得不到防控,在蔓延后会形成大面积火场。因缺乏良好的内攻路径,向火场内部输送水资源难度较大,并需投入大量的救援力量,这对消防救援队伍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救援方案不当,会直接加大救援人员人身伤亡几率,也无法及时救助出被困人员。

2 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内攻战术应用对策

2.1 合理应用救援装备

一是熟练掌握与操作车辆装备。各救援队伍需及时组织学习,或者通过测试演练等,熟练操作救援车辆,充分发挥出车辆装备供水、射水、破拆、排烟、举高等各项性能。结合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扑救需求,适宜选用扑救装备,制定出完善的设备调配方案,将车辆装备的救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选配适宜可靠的新型救援装备。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往往需深入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内参与救援工作。因救援现场环境恶劣,高温、浓烟频现,需救援人员配置专业化的防护装备、车辆器材与通信设备。比如,救援人员佩戴高性能的消防战斗服、强光照明设备、头顶夜视设备、佩戴无线通信头盔等,可在保障救援人员人身安全基础上,为救援人员救援中互通互联、合理展开救援等营造良好条件。

2.2 提高指挥人员综合素养

一是提升指挥作战员应变能力。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救援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对指挥作战人员理论素养、实战技能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消防救援中心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帮助指挥人员研究火灾救援实例,总结指挥作战经验,达到融会贯通、为己所用目的。

二是组建一支专业化攻坚队伍。于各地区消防救援中心而言,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救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为争分夺秒完成火灾扑救工作,多地消防部队组建了攻坚队伍。攻坚人员需掌握健全的攻坚技巧,合理应用攻坚设备。因救援现场会存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一步加大了攻坚难度。为此,结合当地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分布情况,全面提高攻坚队伍综合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有序组织战术训练

一是开展心理训练。火灾现场情况多变、危险丛生,对消防救援人员心理是一项极大的考验。为提高作战救援质量与效率,就需消防救援人员克服紧张情绪与恐惧心理。作战团队需展开针对性心理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帮助作战人员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辅助其合理看待自身的恐惧心理。实践训练环节,作战单位可组织作战人员深入实际调研,通过频繁接触熟悉建筑内部格局,有效克服进入陌生救援现场的恐惧心理。亦或者,通过模拟训练、放松训练、自信训练、意志训练等帮助消防作战人员克服复杂、危险救援环境下的负面情绪。

二是组织体能训练。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救援体能消耗量大,为保证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作战单位需加大体能训练力度,制定规范的训练内容,帮助消防救援人员增强体能,辅助其合理应对后续可能存在的救援任务。训练内容应突出多样性,如躯体伸腿跑、指卧撑等操场训练内容;借助辖区厂房实施远距离供水、疏散物资、负重训练,全面增强官兵的大跨度大空间厂房救援中的救援体能。

三是合理组织操法训练。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灭火救援工作会涉及到多流程,如供水、排烟、救人、灭火等,战斗形式不一。为全面提高救援质量,就需展开针对性的操法训练。以远距离供水为例,可被细化为内攻供水训练法、水泵结合器与内部墙壁消火栓灭火操法训练等。在掌握全面操法训练基础上,有利于救援人员结合救援体实际情况选择出适宜的救援方法。

2.4 制定完善的火灾救援方法

为保障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救援方案的合理性。一是救援团队需合理选择内攻时机,既要保证救人,又要合理规避救援风险。若建筑物内有被困人员,最佳救援时机多为火灾初步发展阶段。此时火情未大面积蔓延,且建筑物内构建坍塌风险较小,被困人员生存几率较大。二是在内攻行动环节,需适时开展火情侦查、火场搜救、冷却灭火、破拆排烟等工作。火情侦察多包括人员被困情况与建筑安全状况;火场搜救的重点部位为人群易被困区域,或者人群在逃时易选择的藏身之处;冷却灭火行动需涵盖扑灭火时冷却重点部位,与为其他行动提供掩护两项内容;破拆排烟重在打开内攻通道,或者与灭火组相配合实施分隔围歼战术。三是内功突破口选择工作需放在火灾初期阶段。救援队伍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一般会将存放物资少、火灾荷载小、火势较小的内部通道作为内攻突破口。亦或者,将建筑防火分区作为内攻突破口,可结合建筑物形状,将跨度最短的地方作为内攻突破口。四是合理应用内攻推进方式。大跨度大空间建筑面积较大,火势会迅速蔓延,并成片燃烧。为减少人员伤亡,需救援团队选择合理的内攻推进方式,主要涵盖了攻坚组梯次推进、车辆掩护推进、消防机器人推进等形式。在火势不是很大、障碍物较少时,救援团队可借助水枪防止火势蔓延,采用常规性的边破拆边内攻的内攻方式;在火场较为开阔,但火势较大、障碍物与燃烧物较多时,可采用消防坦克、大型铲车等车辆实施掩护推进,为内攻人员争取救援时间,营造救援机会,并配合消防救援人员实施水枪压制火势等操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内物资众多、通道狭长、面积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快,且随着燃烧时间推移,构件坍塌风险较大,加大了火场整体救援难度,且人员伤亡风险较大。救援队伍应结合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救援特点,从应用救援设备、提升救援人员综合素养、战术训练等方面入手,制定完善的内攻救援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强.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内攻战术研究[J].科技资讯,2021,20(13):76-78.

[2]张树龙.浅谈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扑救现场安全管理[J].工程与建设,2021,36(02):555-557.

[3]唐林泉,谢中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扑救注意要点[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7):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