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范围内关口表几万只,且数量、范围和规模逐年增加,运维管理工作量庞大、质量要求高、响应时效急、处置措施准等目标对相关单位的运维资源配置提出更高、更严和更精细的要求。
1研究目标
1、建立关口计量装置可视化机制,全维度收集相关设备基础数据,将档案信息、技术参数、设备影像、实时监控、异常预警、运维检修记录和家族性缺陷等各类信息进行融合,形成日常管理、专题分析、管理决策和重点关注等差异化展示场景,实现图数一体可视化展示。
2、构建关口可视化管理应用,基于GIS可视化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设备实时监测、全过程运维和管理决策分析的可视化场景建设。
3、建立关口计量装置实时监控及智能分析预警机制,基于规程规定、监控数据、运检数据、历史数据和经验数据开展设备状态监测,综合分析实时负荷情况、故障信息、负荷性质、地域特征、气候环境、季节、周检计划等信息,实时预警状态劣化、误差变化、运行性能异常等情况,为及时发现异常、快速定位问题和准确处置提供支撑。
4、搭建关口计量装置运维全过程辅助支撑机制,根据监控情况、任务安排和临时工作等自动生成运维计划,统筹检测规程、检测时间、检测周期等影响因素智能给出建议,合理安排运维工作实施内容。经管理审核后启动关口检测、消缺、轮换等运维工作,过程痕迹记录留存。
5、建立管理辅助决策机制,为现状分析、措施制定、实施跟踪和资源配置优化提供有效依据。将各类数据根据管理需求智能组织形成报表、图表和分析报告,为各类管理场景应用输出。
3关口计量档案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关口信息可视化应用和关口档案的信息化应用,搭建关口履历化档案信息的信息化可视化、关口状态监测分析的可视化、关口运维管理的可视化等具体场景。融合关口档案数据、采集系统、在线监测分析等各类关口相关数据,对关口数据进行直观化的展示,实现运行状态的可视化;将各类系统关口分析数据及外界客观条件(负荷性质、地域特征)与关口过程管理规定作分析,给出关口运维的合理化建议、辅助决策,实现关口过程化运维管理的可视化。
关口计量装置档案信息化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1、关口装置数据接入
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关口装置数据的接入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档案信息、技术参数、设备影像、实时监控、异常预警、运维检修记录和家族性缺陷等数据获取、处理、关联、存储和关键价值抽取,为可视化展示、运维辅助和决策分析等应用提供奠定基础。基于开放的、多样化的关口装置数据接口,实现对多源数据的全维度收集,采取手段包括:
1)提供接口服务
对提供数据接口功能的设备,通过调用设备的数据接口服务,开发相应的数据接口进行采集。对于这些装置,通过Web Service技术进行数据接口。
2)提供数据输出端口
对提供数据的输出端口的设备,研制相应的数据采集装置,对数据输出端口的数据进行采集,并按照数据规约进行数据的解析。
3)提供文档形式
有些装置没有提供格式化的数据接口,但能够生成文档化的试验信息,如WORD、EXCEL、TXT等,通过对这些文档格式进行解析,开发专用的数据导入程序。
4)主要子功能
数据接入规则管理
接入数据展示
数据修正及维护
2、关口计量装置可视化
利用关口各类装置的档案信息、现场图像信息、厂站采集系统中实时电量数据、作业过程类数据(周检、轮换、变更、消缺)、地理信息等信息,以过程化、图像化的形式直观展示关口全过程类数据。
3、关口计量装置监测预警
通过实时分析采集系统各类采集数据,对计量装置误差变化趋势、运行性能做出分析判断。可视化管理作为前端,将在线监测分析结果以图表、趋势图等各种形象化图形作展示,直观了解到设备运行情况。同时根据采集系统的告警信息,利用站内遥视系统,实时查看站内计量设备当前运行情况、故障信息,可以在远程及时检查并确定现场故障发生点,提高故障排查的及时性。
主要子功能包括:
在线监测数据查询
设备异常预警
设备故障分析
4、关口计量装置全过程运维管理
将关口的类型(发电上网、下网等)、在线监测分析数据、实时负荷情况、故障信息、负荷性质、地域特征、气候环境、季节、周检计划等信息作综合分析,给关口检测、消缺、轮换等过程化运维提供辅助决策。
主要子功能包括:
检修工作自动生成
检修计划智能编制
检修计划修正审批
检修工作过程记录
检修结果管理
5、关口计量装置管理辅助决策
将各类数据根据管理需求智能组织形成报表、图表和分析报告,为现状分析、措施制定、实施跟踪和资源配置优化提供有效依据。
6总结
通过研究关口计量装置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从关口装置数据接入、关口计量装置可视化、关口计量装置监测预警、关口计量装置全过程运维管理、关口计量装置管理辅助决策等角度实现对关口计量装置全方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