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企业管理中经济管理的作用与实践审思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创新

黄艾明 潘赛英

浙江大通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省衢州市,324000

摘要: 企业管理中的经济管理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审思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创新,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本文通过对经济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了审思理对内部控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创新内部控制机制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 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实践审思理;创新
DOI:10.12721/ccn.2024.15707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济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内部控制机制的创新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将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结合审思理的概念,探讨创新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

一、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经济管理是指在企业运作过程中,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在企业管理中,经济管理发挥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1 资源优化配置

经济管理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企业对有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企业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这些资源,避免浪费,提高利用效率。这意味着在生产、运营和投资决策中,经济管理的方法和原则被广泛应用,以确保企业在资源利用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1.2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1]。通过经济管理,企业能够有效控制各项成本,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合理的成本控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成本控制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断优化成本结构,以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市场、财务、技术等方面的风险。通过经济管理,企业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采取措施降低各类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这包括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制定风险应对计划、购买适当的保险和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等措施,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和长期利益。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从而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二、审思理对内部控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性

审思理是指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思考和创新来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机制的过程。在企业管理中,审思理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创新具有以下重要性:

2.1 发现问题、改进机制

通过审思理,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在内部控制方面,审思理的应用使企业能够发现控制机制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思理促使企业对内部管理进行深入反思和总结,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这种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有助于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增强其抵御外部风险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因此,审思理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和提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2.2 适应环境变化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常态,企业必须灵活适应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审思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使其能够及时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审思理,企业可以不断地反思自身的运营状况,审视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策略和机制,保持竞争优势。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改变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审思理在帮助企业应对市场变化、保持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推动创新发展

审思理可以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创新发展。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企业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内部控制机制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三、实践审思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创新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内部控制机制:

3.1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对企业至关重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建立起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这意味着不仅仅是建立一套标准的程序来处理风险,还需要确保员工、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对风险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并且积极参与风险管理的过程。

通过审思理,企业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应对。审思理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鼓励企业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经验,从中获取教训,并对未来的风险做出更加理性和有针对性的预测。这种不断反思和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风险,并且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以确保企业在面临挑战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有效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需要全员参与,而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因此,建立起一种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地为此做出贡献时,企业才能够真正做到有效降低风险对业务的影响,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效率至关重要。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各项运营活动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整合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的数据和信息,使管理者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运营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提高内部控制的精准度和及时性。

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自动化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使企业的运营更加高效。同时,信息化系统还可以降低错误和漏洞的发生概率,提高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智能化管理,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综上所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手段。企业应该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应不断审视和改进内部控制机制,以提高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审思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企业需要通过审思理及时总结经验,认清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不足和弱点。这可能涉及到内部流程的不畅、制度的缺失、人员的不适配等方面。只有通过深入反思和识别问题,企业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其次,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这可能包括修改现有的流程和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等。改进措施应该是科学的、系统的,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内部控制机制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企业需要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内部控制机制不仅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还要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内部控制机制在日常运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效地防范和管理风险,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综上所述,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企业不断进行审思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这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四、结论

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审思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企业应当重视审思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内部控制机制,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杨玲玲.金融监管视野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规发展策略研究[J].法制博览,2024(06):52-54.

[2] 汤彩霞.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市场周刊,2024,37(06):127-130.

作者简介:

黄艾明,男,1969-,汉,开化,职称:中级会计师,学历:大专

潘赛英,女,1975-,汉,龙游,职称:中级会计师,学历: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