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伴随着近些年我国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全面加快,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无法缺少的必备条件。而针对从事通信行业的工程规划及设计工作者,也会提出全新的标准和要求。作为高职院校通信专业的学生,需要熟练运用通信工程制图软件,并保障制图技能掌握的全面性、知识学习的扎实性,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才可以在未来走出校园之后,适应有关岗位的人才需求。为此,实行高职院校通信工程制图专业教学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1]。
一、《通信工程制图》教学现状分析
在通信工程制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CAD课程已经较为成熟。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首先就要了解投影的基本原理以及零件结构如何进行表达,掌握其中的重点画法。学生想要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需要本身有着较好的几何概念基础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对于个别学生,可能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机械制图学习过程较为困难。
通信学生在学习工程制图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学习目标在于通过图纸,可以掌握通信工程的施工路由,明确通信机房的布置方法以及通信结构的整体情况,并结合未来工种的差异性,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重点技能,同时可以使用一般性绘图工具来进行图纸的修改。但是对于一部分从事勘察设计工作的学生来说,将会对CAD制图提出较高的标准及要求。除了需要了解工程识图方法,还需要具有较为完善的表达设计技巧,实现对图纸的合理绘制,并契合通信行业工程的设计要求,有着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
若是仍然在运用传统的机械工程制图教材以及教学策略,很难抓住教学重点,学生学习过程也会非常疲惫。
除此之外,在目前通信工程制图的课程考核体系上,大多数是在期末时一卷定成绩,很多学生在考核前几天才进行理论知识的重点突击,最后也只能简单地通过考试,达到及格水平。这种较为单一的考核模式,无法客观直接地展现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试结果也会对一些认真好学的学生积极性带来严重打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会受到严重限制。
二、高职院校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是实现和岗位群的全方位对接,构建出课、岗、证融为一体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实现和企业职业岗位群需求的有效衔接,保障教学内容的项目化、任务的具体化。综合具体的学习项目,结合工程勘察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到工程图纸的绘制方法,同时对该项目的概预算进行编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获取与该职业有关的1+X证书,以提高未来的就业水平。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跟上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前沿,确保企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近些年,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速度全面加快,目前已经发展到5G技术,通信产品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通信工程制图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也需要结合行业专家进行共同商讨。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需要契合我国通信工程、网络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行业的发展需求,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确保新知识和新技术可以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有效规避课程内容的滞后性问题,并实现课程内容的持续性更新[2]。
三是实现和产业标准的有效衔接,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本身就有一定的严谨性特征,这就需要未来的从业者具有一定的整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同时,在绘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组织纪律性,可以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为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有关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军工精神的教学内容。并利用多元化的考核体系,让学生可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性全方位发展,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实现和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是项目导入,合理利用任务驱动法。该方法主要指的是以实际问题作为重点,由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学生独立完成任务。面对通信工程绘图课程的实际特征,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可以确保所有的教学主题都清晰明确,从项目提出、分析、实现再到拓展,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实现整个学习过程的举一反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举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并关注学生对项目的综合性分析,让学生可以了解到通信工程制图的关键步骤。
二是合理利用参与教学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教学案例的精准演示,同时让学生进行自行操作,让学生可以形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举例来说,“室外布放25mm2的双心电力电缆”和“海拔4200米远水森林开挖直埋光缆沟”,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际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始终秉承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要求,让学生可以形成科学实践观[3]。
三是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需要基于实际着手,实现对经验的有效总结,形成实事求是的精神。尤其是绘图工作,不可以弄虚作假。
四是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法。通过对网络课堂的建设,可以让学生获取到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可以使用超星学习通本身具有的资源,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
(三)评价体系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要求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及企业共同参与到其中,结合通信工程制图岗位的具体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确定评价的标准及要求。基于学和教两个维度进行综合性考核,并建立健全信息化诊断平台,实现对学生评价效果的实时反馈,形成评价工作的闭环体系。
结论: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制图是高职院校通信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才能提高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高职院校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特点和社会需求,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以期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思璇.高职院校《通信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1):117-118.
[2]王思璇,周银.高职院校“通信工程AutoCAD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1):86-87.
[3]周淑灵,王文静.关于对高职院校建筑设备专业《工程制图》课程开展教学改革思路探索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