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常见羽毛球运动损伤及可行性恢复措施

甘开国

贵州省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562400

摘要: 现如今在高等学校中,羽毛球运动都是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存在的,在羽毛球运动的教学运动中,经常会出现运动的时候受到损伤的问题,对于羽毛球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成效地降低学生在羽毛球运动的时候出现损伤的几率,提高教学的品质,本文对羽毛球教学运动的过程中损伤产生的原因以及有效预防的战略进行研讨。
关键词: 高校;羽毛球;运动损伤
DOI:10.12721/ccn.2021.15700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终身体育意识的不断熏陶下,高校体育运动形式、运动范围以及运动时间都有了较大改观。羽毛球在高校中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由于其运动轻便、安全性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多数学生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羽毛球训练,仅仅出于对羽毛球运动的喜爱,就能够坚持打球,并逐渐强化羽毛球运动技能。但是由于缺乏专业运动指导,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不足,往往出现运动损伤。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踝关节在羽毛球运动中是出现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踝关节损伤发生率达20%~40%。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活动关节,在周围韧带的过度撕裂或牵拉状态下易发生损伤,直接影响运动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羽毛球运动中的运动损伤原因,能够有效提高运动质量,对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一、羽毛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1)对运动损伤认识不足。

体育老师和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对运动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不重视,甚至熟视无睹。这种情况是使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的诱因。此外,在羽毛球运动中,一部分学生急于娱乐,在不热身的情况下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甚至做出不适合(不符合)人体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动作,所以更易产生运动损伤。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身体机能疲劳状态、准备活动不足、运动技能不规范以及运动场地不合理等,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应格外重视这些容易运动损伤的原因。

2)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羽毛球教学训练中,由于学生的身体是运动的,可能会由于把握不好身体重心,而造成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之间的矛盾,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身体碰撞或者运动不符合安全要求。例如,在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羽毛球在双方之间来回运动,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需要时刻精神高度集中,并关注球的运动方向,运动非常剧烈,容易发生严重的碰撞事件,如果学生在运动中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非常有可能会造成踝关节扭伤甚至骨折的发生。

3)运动量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一般,如果忽略了这个问题,就极易造成运动损伤事故。羽毛球运动在高校课程中的设置应以适合学生身体素质实际状况为宜,对于喜爱羽毛球课外活动的学生,体育老师可以为其提供安全的羽毛球运动场地,并在羽毛球运动中给予有效的动作规范指导。合理安排羽毛球运动量,由于羽毛球运动中需要学生频繁进行关节运动,并对地面的摩擦频率加高,如果运动量超过了学生可以负担的限度,很可能导致学生局部关节负担过重进而发生运动损伤事故。动作不规范或动作随意。有些学生羽毛球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专业老师对相关动作的讲解和示范。还有些同学在课上的日常羽毛球运动比赛的过程中,不遵守老师制定的规则,动作不规范,甚至为了比赛的胜出而通过故意犯规做出一些危险动作,这些都是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诱因,应引起格外重视。

二、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

损伤部位。我国学者李擎等[3]对运动损伤发生部位的可能性做了一个排序,依次是腰、踝、膝、大腿、足、肩、腕、小腿、肘、颈、骨盆、背、上臂、手。于洁提出羽毛球运动很容易导致眼外伤的发生。

损伤类型。冯赟等认为羽毛球的运动损伤类型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运动损伤。李擎总结了损伤类型有肌损伤、垫盘板损伤、软组织损伤等。综上所述可知下肢损伤是羽毛球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其次是上肢损伤,躯干损伤,高发部位为膝、踝、腰、腕、肩、肘、眼。

三、预防羽毛球专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措施

(一)加大对学生运动损伤与预防相关知识的教育。

想要避免学生发生运动损伤,首先就要使学生对运动损伤与预防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羽毛球运动损伤这一问题,扩大学生体育知识的范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设专门的损伤相关课程,没有条件的学校就要求羽毛球教师担负起传授损伤与预防相关知识的责任。使学生明白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能够自我简单的判断损伤的程度以及类型,并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办法,避免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期。

(二)做好充分热身和放松活动。

在羽毛球运动前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这样在练习时学生身体的各部分肌肉以及韧带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学生的热身活动不需要太大强度,但是活动要全面,要使身体微微出汗,将身体的各个关节都活动开,充分的带动各块肌肉,才能有效的避免运动损伤。在技术练习完以后,也要进行充分的放松活动,使紧张的肌肉、关节组织等慢慢的放松下来,适当的放松活动可以快速的消除学生在运动中产生的疲劳的感觉,愉悦练习者的心情。

(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学生在对羽毛球技术动作进行学习时,一定要重视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只有掌握正确的技术能做才能够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对羽毛球技术动作的学习不要求快,要做到精,要反复的对技术动作进行规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示范,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利用VR技术来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观看技术动作,使学生首先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这样在技术动作的练习时才能够发现自己动作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动作的规范。

参考文献:

[1]陈树.羽毛球初学者运动损伤及预防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20,41(06):71-74.

[2]郑凯.常见羽毛球运动损伤及针对性体能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7):40-41.

[3]李俊,张波.羽毛球运动中的膝关节损伤[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2):155-156.

[4]朱宇.从运动损伤角度谈中学羽毛球教学方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1):81-83.

[5]冯赟,王厚雷.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常见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措施[J].体育科技,2016,37(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