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我国市场经济速度加快,电力体系改革也逐渐日益提高完善。电力行业作为我国重要基础保障之一,对国家生产建设与百姓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在电力采集分析系统中的运用,并制定相对完善的分析管理模式,对智能发窃电与线损监控起到积极的保障效果,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与提高起到助推作用。
1现阶段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状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综合全面的且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体系,具有鲜明的实用性与重要性,是用电信息的主要分析、整合、监测系统。主要组织结构包括主体终端、通信传输通道与相应的采集设施组成,其三者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与承辅性。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库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对网络信息实时调度与把控等。其中,作为传输主体的通信传输通道尤为重要,其实质目的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确保传输的稳定与安全。当下我国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通道主要包含光纤网络传输、240MHZ 无线网络、GPRS 公网等。采集设备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实质设施,通过采集设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经过通信信道的传输将该数据送到主体控制终端,因而,采集设备直接决定其最终结果。采集设备主要由采集系统终端、集中处理器、采集运行器与智能显示电表组成。通过实现对用户原始用电数据的采集,可以准确地为结果分析提供保障。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涵盖与相关应用模块涉及较多,其中包括整体系统监测、数据运用、线损研究分析等。
1.2系统发展现状
现阶段,世界各国电网工程建设都已经陆续智能化。智能化电网建设已经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的电力发展主要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世界全球化的逐步实现,电力系统作为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有其显著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具相关信息数据显示,欧盟已经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智能化电网建设,并将其纳入实质工作日程,预计在 2022 年彻底实现,借此将实现90%的覆盖率与使用率。其次,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在今年已经实现了智能电网的建设与普及,并且实现了用电信息远程采集系统的应用,为其电力事业的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2电力大数据特点
近年来,国家电力系统的不断拓展,用电采集系统的普及逐渐形成了地区全覆盖、全连接化,电力应用在生活中,为广大人民群体提供了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概括出电力大数据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
2.1电力大数据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电力系统数据不断创新发展,使得大数据不仅包括传统以文本资料为主的结构化数据,还包括信息时代所有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半结构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电力大数据的主要类型体现在电力系统中的生产管理以及市场营销和调查中。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为电力的运行架构和操作系统流程,以互联网中的电子邮件、网址网站为主。
2.2电力大数据数据量非常大
这种特点体现在采集终端与智能电表之间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上,采集的频率往往以极短的时间完成,大体在12秒左右。在这短短的12秒要完成大量的用户信息数据的采集,其含量可想而知。
2.3电力大数据具有高速性特点
主要是指电力大数据处理时效性高、产生速度快,有价值的电力信息传输时间短、时效性强,在海量数据面前,其流动性大,具体可以保持平均11.8万次/s的运行状态。如果电力数据处理效率低下,就不能提供有大量复杂、有价值的信息。
3电力系统主要窃电方式
3.1篡改短路计量装配窃电
改装了电路中的线路称为篡改短路计量装配。这一操作应用的主要原理是在电表内部用导体连接内部线路,再利用电的阻力对电表进行分流。电表内的电流圈线的电流逐渐减少,这就使得电表中的电流会有相应的分支,进而电表运行速度就会变慢,最终达到了窃电的效果。
3.2切断电压连接的金属片
切断电压连接金属片或者在电流圈上分流电阻是指在电表正常运转的过程中使用工具剪断电表内的电流线圈。在实施这样的操作之后电表内部的电压会失去稳定,在电力系统运作的过程中容易因为电路内压力的降低而引发一系列质量问题。
3.3调换零火线的窃电
这种电力窃取主要是将电表中引进线两端的火线、零线进行调整,通过必要的调整使得两个金属联片在相反的顺序上出现接触,在发生接触之后电流输入反向会和电路工作原理呈现出相反的状态,最终会使得电表停止运行。
3.4把零线切断窃电
零线窃电的方式是在电表引进线端口位置上将零线隐藏起来,隐藏之后将零线切断,在外部重新连接线路。在电路开关闸关闭之后,电路圈内部的电路可以继续运作。在切断零线时电表内的电压无法保持在平衡的状态。在窃电者窃电
的时候电表会停止运作。
4. 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反窃电和线损监测控制中的应用
4.1科学智能反窃电
首先,采集系统对用户电量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后,通过终端数据分析与核算对电量进行合理的评测与监控,一旦电量出现异常反应,会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智能诊断与预警提示。用户电量数据流动可以通过波形统计图与白昼分析图体现出来。所以,电力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对相关数据电量进行分析监测。其次,在出现窃电情况下,电力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相关用户流动电量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异常电量与正常电量的不同差异,最终判断出反常行为,系统会自动实施预警,并锁定出现窃电的具体位置,相关执法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4.2密切监控不同外界环境对线损的影响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来实现对用电信息数据的精准分析,从而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为精准的把握供电线路线损的基本运行规律和实际情况。同时,根据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结果还能够了解不同季节对供电系统线损的影响。在季节温差变化比较大的地区更容易出现线损的问题,且夏天线路线损率要超过冬天的线损率。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环境下供电线路线损情况进行精准的计算,实现对用电信息的精准整理,从而帮助相关人员更为全面的了解外界各个因素变化对用电线路运行损伤产生的影响,进而根据电力企业线损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对应的解决对策,确保供电线路的稳定性、安全性。
4.3加强用电数据保密措施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用电安全,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形式来保证用电安全。比如在电力系统运作的时候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采集技术来收集整理用户的用电量,打造出具备针对性的用户用电管理体系,增强用电量和用户之间的密切性。
5.结束语
基于在大数据背景下,本文简要的阐述了电力系统的构成、数据分析以及窃电形式,最终针对性的提出了窃电以及线损的整改方案,逐渐的应用在电力环节中。为持续改进大数据技术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罗家敏.智能反窃电与线损监控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J].今日自动化,2019,000(008):P.61-62.
[2]韦思佳,刘一朋,张书峰.浅析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反窃电和线损监控方面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000(027): 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