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中国”战略背景
2017年5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氛围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小镇,正式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内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序幕[1]。“健康中国2030战略”说明国家对健康的高度重视,全民也越来越注重运动和身体健康,追求更高质量、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不谋而合,大量涌现以体育运动为主题活动,通过开办赛事、提供体育休闲服务、培训、观光等模式来提高大众的参与度,融合文化、旅游、艺术、民俗特色等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是增进全民健康意识、加强体育参与、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阵地。
二、绵竹市开发体育特色小镇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落实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此战略背景下,使得体育与绵竹市的旅游、文化、艺术、健康、民俗等多种元素融合交织在一起,是促进绵竹市产业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大众健身的一种普遍方式。所以绵竹市开发体育特色小镇,有利于促进绵竹市居民健身生活化、普遍化,推动了“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
2.有利于整合体育旅游资源、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体育特色小镇主要是以“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是体育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对人才、土地、资本、信息、科技、技术等资源进行整合,催生出更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的产业形态,同时优化和调整了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实现了体育与旅游资源的最优化,充分体现了“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促进绵竹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绵竹市开发体育特色小镇的优势
1.地域文化优势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背倚龙门山脉,具有“五山一水四分田的特点”;古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之誉,素有“洞天福地、人杰地灵”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年画之乡、生态旅游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名酒之乡、;是历史文化名城,诸如诸葛双忠祠、紫岩书院遗址、回澜塔等;宗教文化浓厚,有“天下第一禅林”祥符寺、道教圣地严仙观等;旅游资源丰富,拥有3个国家4A级景区、3个国家3A级景区;交通便利,绵竹市在成都1小时经济圈内,绵竹市是成都平原进入西藏区和西北地区最安全、最便捷的黄金通道。
2.地方特色优势
2017年,德阳市首批拟建14个特色小镇,绵竹市的孝德镇年画年俗小镇、清平镇羌汉风情小镇、土门镇玫瑰温泉小镇、九龙镇低空和山地运动小镇被列入其中,将绵竹市的年画、羌族文化风情、玫瑰研究园林、月季大道、温泉度假村、茶园会、九龙山生态氧吧等特色为依托来建设发展特色小镇,其中九龙镇的低空和山地运动小镇主要是以体育运动为主题,为当地其他小镇发展体育特色小镇奠定了实践基础。
四、绵竹市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路径
1.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发展产业
绵竹市体育特色小镇的创建与发展必须要融合体育运动项目,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发展展产业。其一,绵竹市经济基础建设良好,消费需求高,地势平坦,拥有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麓堂温泉度假区、云湖国家公园、金色清平景区、年画村等景点,“体育+旅游”的体育特色小镇可以依托著名景点、度假村,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如山地户外、徒步观光、水上运动、骑行、高尔夫、马拉松等;其二,绵竹民俗文化丰富,应结合当地文化,发展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符合当地的地域特色,也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传播与发展,如太平鼓是绵竹的传统的一种鼓乐表演,在鼓声的伴奏下跳远、转圈等,可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绵竹年画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称,画年画、听大戏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游客选择徒步、慢跑、骑行等体育运动方式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2.提升全民健身意识,搭建运动平台
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和健身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马拉松热潮,体育特色小镇融合了娱乐、旅游、观光、生态、养生、体育运动等为一体的健身方式成为必然趋势。绵竹市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第一、在地域、环境、文化、旅游等基础上,首先要满足是体育设施、器材、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根据地方特色打造休闲健身带、骑行带、健身步道与路径等其他设施的建设;第二、根据大众需求和爱好举办特色赛事,吸引全民参与,如骑行比赛、健步走比赛、迷你马拉松、彩虹跑等赛事,例如贵州台州的“村BA篮球特色小镇”,掀起了体育运动的热潮,全国各地纷纷模仿举办“村BA”,加强了全民健身的参与度,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第三,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体育文化,体育特色小镇是现代体育运动发展和全民参与健身的载体,同时结合当地传统体育文化特色,融合形成独具特色运动文化。
3.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在开发体育特色小镇时,适当增加新型项目,科学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土地、人力、财力等,不断优化旅游、健身、文化、休闲、服务等产业,促进绵竹市体育特色小镇的综合发展,不断提升绵竹市体育特色小镇的实力,不断形成“体育运动+传统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旅游”、“体育运动+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优化产业升级,同时,发展体育特色小镇,要坚持以体育产业为核心,把培训、医疗、美食、酒店、户外产品、体育产品的销售等服务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链结合起来全面规划和布局,使其成为绵竹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支撑。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升体育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802334/content.htm,2017-05-09.
[2]周碎平.《“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透析全民健身运动的走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9-64.
[3]许筱.“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研究——以海南三亚为例[J].旅游与摄影,2021(2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