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新课标视域下,学校和社会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提高了重视,所以现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在体育课中进行大单元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说,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体育课更加丰富,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运动,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可以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概述
小学体育教学的大单元教学前需充分准备,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详细规划,并精心选择所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原则,全面推进以“引导”和“健康”为核心的策略,以提升实际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首要需要遵循科学原则。虽然教师预先制定了教学计划,但在实施教学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他们需要综合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效果。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遵循主体性原则。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将学生置于实践的中心地位,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便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提高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应将学生视为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激发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创新思维,不断反思、勇于想象并谨慎推敲,以提升整体教学设计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有序地进行日常教学,扩大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应用范围,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并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
二、现阶段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更为注重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来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并且使得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完全起不到体育课上课的效果,因此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一些小学体育教师没有意识到课堂上对小学生开展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仅仅是在课上不断的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没有形成与大单元教学的意识,这致使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氛围极为枯燥,学生的课堂收获率极为低下。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通过大单元教学提升课堂趣味
评估体育课素质的关键指标之一是课堂氛围的优劣。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学生专注力的方法之一是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整合相关教学内容、打造有趣的整体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体育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运动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在小学体育运动氛围中实施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为提升体育课的趣味性,教师需在保持学习氛围适度、教学标准适中、运动气氛轻松,且运动量不超过学生能够承受的前提下,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最佳的运动感受与体验。
例如,对于涉及长跑、短跑和接力等跑步项目的体育教学,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跑步单元教学。起初,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并理解跑步的训练方式和基础原理,之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为了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营造良好的课堂运动氛围,教师可以组织接力长跑比赛,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采用接力方式进行比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同时培养他们快乐的体验。
(二)教师要有系统性地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开展体育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系统体育安全的知识,将体育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通过采用单元主题教学的方式来处理体育安全问题,改变以往对学生体育课教学疏忽的态度,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方法上进行认真思考和改进。教师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首要任务是消除体育运动场上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学生进行短跑比赛时,赛道上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以免导致学生摔倒受伤。这样的情况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标,还会威胁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前要确保安全。
例如,教师应提前系统地讲授体育安全知识,教授学生自我保护策略,以避免运动时的伤害,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动作规范等方面。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达到运动目标,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受伤风险,此外,为了避免学生发生拉伤的情况,教师在示范时必须确保动作准确精细。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次演示这个运动,并对相应的保护措施加以充分考虑。此外,频繁进行安全检查也是必要的,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情况。
(三)融合体育单元教学知识,深化价值引导
在小学体育教学形式创新工作中,教师可以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小学生的学业和兴趣,深入研究,逐渐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对体育技巧知识进行全方位的阐述。同时,通过深入挖掘和讨论品德内容以及体育精神,形成与学生共同探讨和知识体系有关的单元主题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逐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以篮球比赛为例,可以运用一系列合作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首先,教师会简述相关知识和规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接着,教师下达指令并启动比赛。比赛期间,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同时,进行巡回指导,激励并提示他们团队合作、自主探索,并全程参与。比赛结束后,学生进行个人感受和思考的讨论,深入研究比赛对责任和担当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结语:大单元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所学体育知识的相关体系与框架,新课标视域下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有了新的要求,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这门课程的上课方式不断的创新,形成大单元教学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体育安全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鸿祥,徐兴国,唐国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大单元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1(01):52-54.
[2] 曹雨,徐菊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设计体育大单元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21,(6):88-89.
[3] 陈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J].体育风尚,2021,(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