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
第一,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能够合理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客观地看到开展体育运动的意义,在未来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能否正确处理其他学科与体育学科的关系,对他们未来的工作能力和人格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可以促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进一步突出小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地将学生体质健康置于中心地位。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和规划体育教学,以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指导。
第三,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可以培养学生在体育领域的核心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运动情绪、运动性格、运动技能、运动习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能为学生的健康训练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能促进全民体育活动,培养全民终身锻炼意识,是教育的重要保障。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指导,可以引导学生及其家长理解体育教学的意义,并逐步在小学教学中营造和谐的体育氛围,促进公民体育意识的增强。
二、基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进行思想引导
为了使学生具备强健的体魄,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让他们深刻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过程中,应向学生解释运动和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普及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和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此外,教师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比如组织远程拉练活动,引导学生多参加运动和训练,在锻炼过程中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学会吃苦,拥有更加坚韧和坚强的人格。只有让小学生越来越关注体育运动并愿意参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往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运用课堂教学时间,而是提前结束课堂运动时间。另外,课堂体育活动一般为班集体活动,学生鲜少能在小学体育课堂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教育改革强调现行教学方法应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要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学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过于单调和死板,这不可避免地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缺乏兴趣。因此,可采取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例如,可以为小学生科普体育知识,讲述中国体育界杰出的运动员的故事。还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小学生播放体育赛事、节目、新闻等。基于大部分男孩都喜欢篮球,可以给他们看一些著名的篮球比赛,教他们一些篮球技巧和规则;基于大部分女孩崇拜体操运动员,可以给她们看一些体操运动赛事,教她们一些简单的健美操。还可以组织更多的竞技活动或有趣的体育赛事,如盲人抓糖、乒乓球接力、两人三足、拔河、模仿表演等。丰富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
(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每个学生的体质不同,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据了解,部分小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无法从事高强度的体育活动。一旦教师强迫这些小学生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可能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来培养学生的体能。虽然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不适合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不能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是增强身体素质的必要途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锻炼,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不仅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指导他们参加不同强度的运动,还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一些小学生对篮球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打篮球的技能,他们的运动成绩并不理想。基于此,教师可以为这群学生提供篮球课程教学,介绍投篮和运球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用标准化的动作打篮球,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喜好。学生在体育课上参加感兴趣的活动,能获得锻炼带来的快乐。
(四)创新训练模式
学生只有对体育训练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体育训练,增强体质。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体育训练方法,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目前,常见的体育训练方法包括体育游戏、小组比赛和体育项目的自主创新。体育教师也可以根据体育训练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训练模式,例如对于立定跳远,学生可以选择蛙跳;对于中长跑训练,学生可以选择团体接力赛;对于花样跳绳比赛,学生可以创新跳绳活动的形式。采取有针对性的锻炼形式,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例如,在“跳绳”教学活动中,体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跳绳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跳绳的方式。在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跳绳方法后,体育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意见。训练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还能提高他们文化课的成绩。
结束语
当代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待增强,相关方面要给予重视。要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减少小学生各种身体疾病的发生,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首当其冲。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训练模式,运用体质健康测试促进学生的自我锻炼,同时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能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还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教学以增强体质健康为目标[J].张巧妹.漫画月刊,2022(Z2)
[2]探究小学体育教学如何提高学生体质[J].浦丽锋.启迪与智慧(上),2022(03)
[3]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困难生”的体质策略[J].王光明.读写算,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