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价值分析

乔长青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0048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麻醉,实验组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用时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用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Ramsay 3分和4分比例高于对照组,1分和2分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证实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具有较佳的麻醉效果,同时镇痛作用更为明确。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盐酸右美托咪定;效果分析
DOI:10.12721/ccn.2021.15735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盐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选择性以及特异性较高的受体激动剂,在临床麻醉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其应用于临床中,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目前临床开始大量报道关于椎管内麻醉以及神经阻滞的报道[2]。针对于此,文章将46例患者纳入研究中,评定超声引导下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6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实验组中,男女比值15:8,年龄区间21-46岁;对照组中,男女比值16:7,年龄区间22-45岁。

入选原则:①神经系统正常;②无心血管系统病症;③无麻醉过敏史。

排除原则:①精神障碍;②肝肾功能障碍。基线资料对比,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46例患者术前禁食8小时,入室后测定心电图、以及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对照组注入0.40%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60137 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毫升。

实验组0.40%罗哌卡因混合1ug/kg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83220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两组患者均面罩给氧,术后不需要镇痛干预处理。

1.3 观察标准

注射药物半小时内,测定患者感觉神经阻滞和持续时间。

予以Ramsay进行镇痛测定[3],分数在1-6分,分数越高判定镇静效果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16.0软件分析46例患者数据,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检验,阻滞起效和阻滞维持用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纳入到(均数±标准差)形式中表达,执行t检验;Ramsay比例对比用率(%)形式处理,行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判定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间阻滞起效和阻滞维持用时分析

实验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用时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用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由表1可知。

表1:2组间阻滞起效和阻滞维持用时对比(分钟)

1.png

2.2 2组间Ramsay分值对比

由表2结果可知,实验组Ramsay 3分和4分比例高于对照组,1分和2分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2组间Ramsay评分对比(%)

2.png

3 讨论

相对于常规解剖学定位以及神经刺激器帮助下的神经阻滞技术来说,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更为显著的麻醉价值[4]。盐酸右美托咪定属于第二代纯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半衰期仅为2.3小时[5],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对中枢神经的效果要优于第一代[6]

通过本文数据证实,实验组感觉阻滞起效用时短于对照组,且感觉以及运动阻滞维持用时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出现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因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行降低,达到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阻滞效果,从而发挥镇痛价值。

综合上述结论证实,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价值可行,有利于临床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焕,姚万军,史若诗,等.右美托咪定复合局部麻醉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7,38(12):1109-1116.

[2] 孙大健,张洁.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9,30(5):607-609.

[3] 朱娜娜,向导,朱琳,等.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用于上肢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meta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8,38(6):703-706.

[4] 申治国,张永年,聂志伟,等.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入路的选择[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2):2713-2715.

[5] 史艳燕,王勇,舒英,等.右美托咪定缓解大鼠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6(6):665-668.

[6] 黄永军,范华荣,王振元.超声引导定位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刊,2019,54(7):794-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