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研究

鲍婷婷

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淮南,232038

摘要: 贯彻课程思政教育,在三全育人的新格局下,以培养具备良好品行和道德观念的高素质护士为目标,实施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为其主要手段,从而落实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目标的根本任务。其中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重要政治价值和育人价值在红色革命文化中均有体现。《内科护理学》课程蕴含红色革命文化元素丰富。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总结出红色革命文化该如何融入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及其意义,从而摸索出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护理学专业除内科护理学外其他核心课程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红色革命文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科护理学
DOI:10.12721/ccn.2024.157002
基金资助:本文系淮南联合大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编号JSZ2106)
文章地址: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红色革命文化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内科护理学课程蕴含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对于推进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精神指的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一面强大而有号召力的旗帜,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由于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且自控力差,社交媒体的流行和大量的娱乐信息已经成为高职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刷抖音或者网络游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更倾向于追求个人快乐和更关注自己的利益,让他们失去对爱国主义情怀的关注。因此,借助红色文化教育当代学生,使其从可以开始独立思考时就接触红色文化,切身感受红色文化魅力,能够使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最终转化为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大学生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因而增强爱国意识是时代要求,更是社会需要。

(2)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之所在关键是有无理想信念。如果没有了理想信念,整个民族以及国家就等于没有灵魂。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回顾党史,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时期的精神支柱。瞻仰未来,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在实际斗争中砥砺前行。目前高职学生部分同学理想空无,学习无目的性,信念缺失,易动摇。红色革命文化具有天然的价值导向和教化功能,因此,新时代思政课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帮助学生筑牢红色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培育共产主义信仰,使其能够努力成长为堪当时代大用、担当历史重任的栋梁之材。

(3)引领学生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人生历程的风向标,能反应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非常宝贵的资源,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同样也可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兴旺。现在的高职学生出生环境优渥,缺乏生活的磨练,不可避免在价值观上出现各种弱点。在择业时,把经济报酬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只要薪酬不满意,频繁换工作,没有全身心投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这时候急切需要红色革命文化进课堂,红色革命文化以伟大中华文明为沉淀,形成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是红色革命文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才能使大学时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同时有利于我们大学生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红色革命文化融入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的优势

(1)传承红色文化,创新发展护理

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不仅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培养了大量专业的护理人员,而且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普遍注重对医学基础知识及护理专业知识的培养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很少设置人文学科课程,导致护生人文素养不高。护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以人为对象的充满了人性的学科,优质的护理不单单指护理某种疾病,更是要关怀、体恤患者。红色革命文化包含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等核心理想信念。内科护理学课程是一门急需引入红色革命文化,培养爱国、爱人民,以佑护人民健康为己任的创新护理型人才。

(2)能够科学植入爱国情怀的红色革命文化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而红色革命文化是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精神来源。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有丰富的典型爱国主义精神的课程资源。例如内科护理学“肺结核病人护理”这个章节中介绍罹患肺结核的历史人物如鲁迅、瞿秋白。以此为契机播放央视纪录片《先生鲁迅》及《热血丰碑-碧血丹心迎高风》等节目,使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成为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的常态化,并内化于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中。

三、红色革命文化融入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分

(1)发挥主讲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将红色文化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共产党员和革命前辈们的伟大,当下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主讲教师在传承红色文化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讲要求主讲教师使用的案例要有张力,彰显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二是要求主讲教师善于捕捉时代信息、热点把握到位;三是坚持知识学习和思政教育相融合,把握好课堂教学主线,把红色文化自然融入到思政课程,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呈的“大思政”格局。

(2)引入红色影视文化

随着网络媒体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高职学生的标配。由于自控力差,长时间沉迷于短视频影响到学习生活,且短视频容易传播低俗、暴力、违法等内容。红色影视文化进入课堂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如《内科护理学》其中一个章节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输血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引出红色电影《白求恩大夫》中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红色影视文化针对医学院校学生开展的文化熏陶,通过红色影视文化的观赏,就是要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3)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

部分高职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仅仅只是停留在听说过的阶段,其中非常了解的高职学生群体较少。大学生群体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群体,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急需提高。兴趣是一个学生最好的老师,提高参加红色文化相关活动的兴趣至关重要。如校园积极开展唱红歌活动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现在所传唱的很多红歌,大多与中国革命的历史、与人民生命历程有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在大学生群体中传唱红歌,展现了朝气蓬勃的社会风气、名曲情怀和精神面貌。

综上所述,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从育人的目标出发,探索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挖掘出红色革命文化元素,并且拓展红色革命文化元素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韩杨.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以电视节目策划课程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1,(06):64-66.      

[2]董辉,吕静,张秦怡等.河北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20,(03):37.

[3]马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J].开封大学学报,2022,36(02):44-46.

[4]王志光.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与对策[J].传播与版权,2023,(08):95-98.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23.0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