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药浴足方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 神经病变100例临床观察

周安平 夏大麟 王建学 陈和金

宜宾市南溪区中医医院,四川宜宾,6441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浴足方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浴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TCSS)量表评分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TC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SNCV、MNCV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浴足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浴足;神经传导速度
DOI:10.12721/ccn.2021.15736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多发群体为老年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物理、肢体麻木、腱反射减弱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患者足部慢性坏死,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中药浴足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5-78岁,平均(67.45±3.52)岁;2型糖尿病病程4-10年,平均(6.89±2.58)年。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6-79岁,平均(67.69±3.61)岁;2型糖尿病病程4-10年,平均(6.78±2.53)年。统计学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控制饮食、控制血压、降糖、降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25)口服治疗,0.5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浴足治疗,其药方成分为:川牛膝50g,酒川芎50g,红花50g,苏木50g,薄荷25g,醋乳香25g,桂枝50g,当归50g,防风15g,独活15g,加入清水煎熬至200ml,取药液加入TY-27型控温足浴桶(北京天人信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中,加入热水至2000-3000ml浸泡足部,温度保持在38oC-42oC之间,时间为30min,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评价指标 ①临床症状: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TCSS)量表[1]对2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括感觉功能、神经反射、整体神经症状3项,总分为19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②神经传导速度:治疗4周后,使用美国尼高力仪器公司生产的神经肌电图仪测定2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CSS评分 治疗4周后,对照组TCSS评分为(3.10±0.39)分,观察组为(1.81±0.16)分,观察组TC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39,P=0.000)。

2.2 神经传导速度 治疗4周后,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MNCV:对照组分别为(40.21±1.84)m/s、(40.26±2.25)m/s,观察组分别为(48.46±1.52)m/s、(49.16±2.52)m/s,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43、18.629,P均=0.000);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SNCV:对照组分别为(40.48±2.19)m/s、(43.21±2.85)m/s,观察组分别为(47.44±1.26)m/s、(49.33±2.06)m/s,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79、12.306,P均=0.000)。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高血糖、氧化应激、高凝状态等存在一定关联,其中,微循环障碍为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因素。因此,西医治疗该疾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甲钴胺常被临床用于治疗该疾病,但临床治疗效果欠佳。

传统中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消渴证”、“痹症”范畴,其病机主要在于血行瘀滞、消渴日久、脉络阻痹、气血亏虚等有关,因此治疗该疾病应以温经通阳、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2]。因此,本研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浴足治疗该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MNCV、SNCV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中药浴足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分析其原因在于,药方中川牛膝通利关节、逐瘀通经;酒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红花散瘀止痛、活血通经;苏木行血、破瘀、消肿;薄荷发汗解热、疏肝理气;醋乳香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防风祛风解表、行气散结;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3]。诸药合用,可有效起到活血、舒筋、止痛等作用。同时通过使用温水浸泡足部,能够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微循环状况,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药浴足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还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毛春谱,张晓乐,刘春燕,等.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23):4497-4501.

[2]李丽华,唐红.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3):2514-2516,2539.

[3]王凌.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3):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