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姜清田 邓春明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102445

摘要: 目的:探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一共42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将在此期间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刀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21例。针刀组给予针刀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结果:针刀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21例(100.00%),明显优于常规组17例(80.95%),P<0.05。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以及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针刀组的疼痛评分以及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针刀治疗,疗效显著,利于患者颈部左旋和右旋活动度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反应。
关键词: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疼痛评分;颈部活动度
DOI:10.12721/ccn.2021.1573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伴随我国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增加,中青年患有颈椎病的几率逐渐增加,主要是由于坐姿不当、长期劳累以及头脑外伤所致,患者在患病期间的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临床上主要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以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比较常见[2-3]。有关数据研究显示,我国发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几率可达50到60%之间,患者发病期间将会表现出肢体以及手指麻木和疼痛的反应,传统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实施手术的治疗措施,其中,针刀作为一种微创技术,疗效显著[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一共42例。截取的研究时间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将在此期间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刀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21例。其中,针刀组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为28到66岁,平均年龄(49.84±4.63)岁;病程2到7年,平均病程(4.6±0.7)年;常规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为28到64岁,平均年龄(49.42±4.53)岁;病程2到8年,平均病程(5.2±1.1)年。纳入标准:①经过CT以及MRI检查,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②存在肢体麻木、疼痛的症状;③颈椎活动首先。排除标准:①并不配合治疗;②精神异常和意识不清;③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2组存在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针刺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患者扶突穴、翳风穴、天窗穴、天鼎穴、肩中俞穴、肩髎穴、肩外俞穴、中府穴、手三里穴、后溪穴、天宗穴、秉风穴以及曲池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对于手臂无力、麻木的患者,则需要增加风门穴、天柱穴以及肺俞穴。根据患者具体的疼痛反应,增加条口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或者外关穴。得气后,留针40min以内。1周为一个治疗疗程,共6疗程,每个疗程实施的间隔时间为3d。

针刀组给予针刀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的病变部位选择进针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佩戴无菌手套后,选择针刀。刀口线与神经、颈部血管走向平行,右手持针刀,刺入标记的进针位置。松解患者颈部肌肉、韧带之间的粘连组织。眼刀口线方向,纵向剥离患者颈部肌腱以及韧带附着点的粘连组织。对于大面积肌肉以及韧带的粘连组织,则需要沿着肌肉或者韧带走向,垂直剥离粘连组织,分离肌肉、韧带以及骨面。1次/周,3周为一个治疗疗程,共4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确定后,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指标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进行测评,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用“%”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为X2。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

针刀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21例(100.00%),明显优于常规组17例(80.9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比对[n(%)]

1.png

2.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

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以及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针刀组的疼痛评分以及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颈部左旋和右旋活动度比对[(x̄±s)]

2.png

3讨论

经过本次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针刀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21例(100.00%),明显优于常规组17例(80.95%),治疗后针刀组的疼痛评分以及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因此可见,针刺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通过刺激患者颈部的腧穴,调节患者颈部经气,进而达到疏通患者颈部经络的一种治疗方法[5]。针刀则是结合针刺和手术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段,采取针刀的治疗措施,不仅能够松解患者颈部的粘连组织,同时,还能够达到疏通经络以及调节经气的治疗效果。松解患者颈部粘连组织的过程中,通过纠正患者颈部异常的关节力线,进而减轻对于患者神经根组织以及椎管组织的压迫,利于缓解患者颈部麻木、疼痛的症状,促进患者颈部血运以及活动受限情况的恢复[6]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行针刀的治疗措施,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来说,不仅减轻患者颈部的疼痛反应,同时,利于改善患者颈部的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文嵩,柳婷,王一品,等人. DSA引导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9,25(18):67-70.

[2]陈韵菲. 小针刀联合四子散热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182-183.

[3]蔡晓珊,阮宜骏,李湘萍,等人.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针刀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5):101-104.

[4]陈劲松,王伟卓,加靜,等人.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结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10):78-80.

[5]都帅刚,王学昌,孔倩倩,等人. 弧刃针刀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09):1949-1952.

[6]夏德鹏,陈培芳,杜培学,等人. 针刀松解定点旋转体位下阳性反应点治疗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10):57-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