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张志国

江苏晟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24000

摘要: 当前,跟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建筑业发展尤为活跃,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占得一席之地,施工企业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完整的施工技术管控治理。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许多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文章主要介绍了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一系列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613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工程的施工的核心技术

1.1、房屋基础施工技术

房屋的地基建设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的首要和基础环节,在这个技术应用的阶段,其的地基建设效果对整个建筑的建造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主要论述了木桩地基建造的技术,以及深读地下的地基坑的加固和防护,桩基的作业主要通过预埋管灌注混凝土的过程,尤其是在桩底和侧浇注混凝土桩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灌注的均匀和扎实以及操作人员的自我保护;在深部基坑的固定方法的应用中,必须控制地下水位的准线以及进行定期清理[1]

1.2、钢铁结构的安装技术

钢铁结构的安装是房屋建筑施工的主要框架技术,这是一个非常繁琐复杂的过程,其中牵扯到的问题诸多。为了保证钢铁结构安装技术的质量达标,在安装前必须确定设计好安装的位置,尤其在机架和立柱的安装,在起重机安装中,以及在屋面安装后,还要在钢筋涂层中安装。以及必须在安装中进行标记记号,以避免出现安装错误,对整个结构的产生不良后果,导致其返工等的事情发生,拖慢施工的进程[2]

1.3质量耐久的操作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物结构的强度,以及使其使用寿命的以延长,和提高其耐久性,而采取的这一种技术,这样的技术可以增加建筑的整体寿命,所以说此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它的操作调节比较简单,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性能,唯一的缺点是必须对这项技术进行再提高、再优化。

1.4、钢制混凝土技术

钢筋混凝土凝结剂是房屋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原材料,其在施工技术方面的应用也是最多的。最需要关注的是,建筑接缝的深层次灌注应用和缝隙修补处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以及正确、合理、规范的使用振器,避免与其他建筑构件发生接触,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运行;同时,必须进行均匀振动,严格禁止现场过度损坏或振动力度不达标的现象出现。表面缝隙的修补不需要整洁美观,没有过多的混凝土残留,确保混凝技术的顺利展开[3]

1.5、隔水技术

建筑业的发展也使得防水材料科的种类越来越多,以及愈来愈多的建设中采用防水技术。那么在应用防水技术时应遵循两条准则:挑选使用时必须保证质量的优质,只有合格的防水材料才能在防水中达到墙体的最佳防水性能,所以说施工时要第一保证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盲区、漏洞等,要保证材料的合格。

1.6节能技术

建设随着自然能源的不断消耗,其能源供需差距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世界各地的住宅建筑建设中,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在提倡节能环保的要求下,要实现建设与节能环保的和谐融洽,它需要在现代技术中积极应用各种节能环保措施来建设住宅,使建筑成为环保优质的建筑。

1.7新建材、新技术

建筑业的发展也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会和挑战,在引进新材料和新技术时,必须保证材料质量和操作质量新技术的应用,要切实符合房屋建设的技术规范准则。

2.现场施工管理的现状

2.1安全问题

虽然在现时建筑施工时已对地盘工程实施严格的施工管制,并不断管理人手的工作,是这大大降低了安全网发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由于施工现场的复杂和多变,尤其会受到施工过程中天气潮湿、劳动强度大的原因,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在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更为多样,管理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另外,现场施工过于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管理,而不重视当前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造成安全事故的频发,所以现场施工管理有待改进加强[3]

2.2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作为施工的基础和质量的保证,一直是现场施工管理的核心把握点,但有些企业部门虽然指导建材是重要的,但由于建筑成本的限制,只能选择质量较低的材料,这种行为对建筑工程带来了破坏性的负面作用,并对居住居民今后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施工单位应格外把握这一问题的出现,避免材料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出现。

2.3施工技术方面

目前最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主要突出在钢筋混凝土、土方工程和梁式工程中,在土石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高水平采石场的设计、防护和排水等的问题;而在梁板施工中,主要是模板的质量问题,当模板质量不达标时,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影响质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钢筋工作不合理,以及建筑材料不合理等,均会造成事故的出现。而对整个工期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钢筋与混合土结构不匹配、施工期长、钢筋布置不当也会引起钢筋施工中出现不良事故[4]

3.改善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合理规划现场工作安排

施工现场施工管理,首先要精简现场施工组织规划.施工开始前,进行各种现场勘察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拟定工程合同、设定报价建议,以及设计施工图、地质勘测报告、国家法规、行业规范等文件,同时制定现场施工计划。包括工程说明、部门的分级计划、施工时间表、特殊施工方法等的关键部分,只有如此才能在要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对施工进度作出规定和合理的应急措施。

3.2、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需要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加入,只有全面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才能确保现场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着重把握国家施工安全原则,关注施工现场存是否在安全隐患,施工的所有细节是否都需要跟进,若想要涉及全面的管理,就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安全小组来预防安全隐患的出现;另一方面,培训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也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关键,他们必须接受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全面提高综合技能,经岗位达标审核后才能上岗工作,因为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的好坏,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才能使现场施工工作不断改善管理,同时也减少了现场管理的困难[5]

3.3、建筑企业监管制度

施工现场的施工控制系统是十分重要,迫切需要设立有针对性的责任控制系统,完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使每一个施工过程都有相应的管理负责人,施工工作是一项既耗时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物力、财力、,如果不能合理调节管控那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所以为了更有效地保证质量,有必要对建筑企业生产许多建筑事故的活动进行监控,只有把管理和监督有效联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建设的监督模式,充分加强对施工的控制,解决施工现场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隐患状况[6].

3.4、有效执行管理措施

有效执行管理措施,需要对工作岗位进行激励和责任管控的政策,创设奖励和激励制度,评估与就业责任制相关的考核指标,只有根据有关指标对每个工作地点进行评估,分发相应的薪资报酬,从而带动建筑工人的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工作懈怠的问题。奖励机制还可以提高建筑商的责任感,增强建筑工人的工作动力,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施工速度,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建造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刺激建造业不断增加需求,为了应付这些需求,必须更加重视引进技术的提升和施工过程的工作,可确保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可以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和整体工作质量。从而在施工项目的实际施工中,实现合理配置施工现场资源,充分优化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发挥现场管控治理的实施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焕军.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 居舍, 2019, 000(008):P.121-121.

[2] 刘玉, 谷洪雁.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究[J]. 门窗, 2019, No.175(19):133-133.

[3] 任超.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探讨与分析[J]. 中国航班, 2019, 000(014):P.1-1.

[4] 李金林.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析[J]. 中国住宅设施, 2019, No.195(0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