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分析

鲍玉卿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水务局

摘要: 农业种植业的生产发展中,灌溉工作是重要一环,对庄稼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灌溉用水的有限性,需要进行节水灌溉,提升灌溉工作的质量,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本文基于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农业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形式;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
DOI:10.12721/ccn.2022.15702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种植行业中,新技术、新机械设备越来越多,针对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而言,有机结合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势必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大为节约有限的水资源。为此,也要求有关农业单位、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到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等,提升灌溉工作的效率,助力我国农业农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当前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现状

一是低压管道灌溉。低压管道灌溉就是借助管道系统、水泵、配水装置等将水源运输到灌溉地进行节水灌溉。这种灌溉形式造价较低,具有高效节水的优点,且十分便于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灌溉中的渗透与蒸发问题,大大提升了农田灌溉的效率,能够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目前这种灌溉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二是喷灌。喷灌基于水泵加压,然后借助管道及终端的喷头对灌区农作物进行均匀地喷洒。这种灌溉形式可有效节约物力、人力,达到均匀喷灌的效果,进而提高喷灌质量。同时,对农田作物周围的气候进行有效改善,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因为不同管道内部结构不同,所以出现的灌溉效果也不一样。其中全移动形式的管道在实际应用中劳动强度最大,但维修保养难度也非常大;固定形式的管道操作较为方便,但前期成本投入较大。

三是渠道防渗技术。这种灌溉技术需要新建防渗渠道或是对已有灌溉渠道进行更新改造,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由此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践证明,渠道防渗技术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灌溉用水的损失,是我国农田灌溉中最为有效的方法。

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2.1灌溉规划不够合理

部分地区在拟定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计划时,规划制定人员没有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灌溉模式及水质等进行设计,从而无法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也难以确保灌溉规划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2灌溉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建设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部分地区因为灌溉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导致维修养护工作开展不力,节水灌溉工程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此外,节水灌溉技术投入资金存在差异,资金投入比较大的是喷灌、滴灌等设施,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3、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分析

3.1注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大量存储水资源,方便干旱情况下,为农田提供必要的灌溉用水,促进粮食作物的健康生长,最终让农民获得丰收,这既利于农村的发展,也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但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来看,存储水利工程数量少,农田数量多的现象,为此,将有限的水资源投入到更多农田中,并保障灌溉工作的科学合理,满足植物幼苗的用水需求,具有一定困难。如结合传统灌溉方式来看,主要是通过渠道引水,将灌溉用水引入到相关区域,呈现农田的灌溉效果。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起到灌溉作用,然而也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问题,甚至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基于时代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中,不仅可以结合传统拖拉机灌溉作业方式,也可以结合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具有效率更高的特点。具体而言,灌溉工作中,有机结合无人机设备的应用,可以快速展开灌溉工作,且并不会受到地形等因素的限制。另外,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还具有操作上的简便性,一般而言,1~2个人即能够完成灌溉工作。

3.2定时定位洒水技术

针对一些特定农田,如试验田等,为了保障植物作物的健康成长,灌溉过程中,通常会设置专业的灌溉管道,通过该管道,可以定期、定时展开灌溉作业。如在基于农田的整体面积,在相关位置设置基于管道设备的花洒喷头,这种喷的主要作用即喷洒灌溉用水。具有洒水效率上的保障,不仅利于植物的健康成长,也能够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另外,自动化喷水系统的建设时,还设置了雨水收集装置,通过对雨水的大量收集,过滤,进而实现灌溉阶段的自动化应用。但结合这种定时定位技术的应用而言,前期投入相对较大,适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农田中。

3.3灌溉工作中数据技术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针对农田的节约用水灌溉而言,结合数据分析技术也能够呈现节约用水的效果,且能够促进农业种植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具体而言,有机结合数据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农田作业的实际情况,地域特点等,分析各个农田的灌溉用水量,使相关灌溉用水科学合理,既不多,也不少,达到灌溉目的的同时,节约用水。数据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结合既往灌溉情况,对灌溉用水的分析,进而使灌溉工作具有科学指导,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也是农业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

4、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策略

4.1强化资金的有效投入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中,农民意识不到位、缺乏筹融资渠道等是影响其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相关地区应根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强化资金方面的有效投入,这样才能满足其稳定发展的目标。因此,针对国家拨付的款项应做到专款专用,同时逐步扩大筹融资渠道,如积极争取民间资本等。此外,强化对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让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同时,注重成本资金的实际投入,进而推动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节水灌溉的发展规模。

4.2注重工程的整体管理

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质量,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提升管理工作质量。相关部门一定要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水资源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全面掌握,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工作队伍,对工程开展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找出工程在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再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有效检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优势和作用,增强节水灌溉工程的整体使用效率。

4.3加大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为了能够有效推动节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要对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发,强化提升节水成效,进而对水资源进行有效节约,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此外,对农民进行节水灌溉的培训教育,增强其节水意识,并将节水技术有效落实到实际农业生产中,以此增强农业生产水平。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覆盖面积较大,为了保障农田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农田水利工程的广泛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但为了有效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灌溉工作中,使灌溉科学合理,节约用水也是有效的方式、方法,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也要求有关农业部门认识到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趋势,包括一些现代化技术的存在,如无人机灌溉技术、自动化灌溉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等。

参考文献

[1]段玮.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策略探讨[J].南方农业,2020,v.14(08):181-182.

[2]杨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J].新农民,2019(7):46-47.

[3]郭超.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与实践[J].低碳世界,2019,9(0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