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

康瑛

泰和县澄江镇澄江中心小学,江西省吉安市,343700

摘要: 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着眼于寓教于乐的教育准则,融合体育教学和游戏化元素,有效协调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性,结合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灵活融入游戏化元素,打造趣味、生动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了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现实情况,深入分析该学科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880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各种创造性的教学对策层出不穷,游戏教学是典型代表之一。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对于那些对传统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吸引力,从而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此,这一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初衷,能够打造趣味课堂,践行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为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体育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强化体育游戏的理念,以期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

一、设计趣味热身游戏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热身运动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虽然热身运动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准备运动,在体育运动当中却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准备运动。学生通过进行充分热身运动之后,可让身体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当中。如果没有充分进行热身运动,就会导致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出现韧带拉伤、肌肉挫伤,因此,通过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能够较有效地规避各种运动创伤的发生。但是,在体育教学当中,一些教师未能重视安排学生开展有效的热身运动,大都还是沿用传统的慢跑的方式,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运动。由于这样的热身运动应用较多,学生对于这样的热身方式,会感到较为枯燥乏味。因此,体育热身运动的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在体育学习的过程当中难以有效地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采用一些适合于小学生的体育准备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快乐的体育热身运动,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运动。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创设适合于小学生的体育准备游戏,有效地开展热身运动。例如,教师可按照所要教授的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准备游戏活动。在教学100米、200米、400米跑时,由于短跑项目的运动量较大,需要将全身的肌肉、韧带、上下肢完全活动开,才能适应高强度的短跑运动。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运动强度相对较大的体育准备游戏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动物追逐”,这类小步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舒展学生的上下肢,能够通过相对剧烈的运动,让学生在参与体育准备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能够迅速地进入到短跑运动的“临界点”。在学生参与短跑训练时,由于学生的肌肉、上下肢的准备活动都已经做得很充分,因此,学生就能够较好地适应短跑的剧烈运动。

二、设计益智闯关游戏

益智闯关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备受关注,这类游戏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通过益智闯关的形式将知识、技能融入其中,让学生在闯关中获得乐趣的同时,习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益智闯关小游戏,让学生在一次次冲破关卡、获得胜利的喜悦中,萌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迸发出更强的力量。小学体育课程中的许多学习内容都可与益智闯关游戏联系在一起。教师可提前设计好益智闯关游戏,先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再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在设计益智闯关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体能和认知能力,设计的关卡不可过多,一般以三个为宜。例如,在教学与“跳跃”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设置“小试牛刀”“大显身手”和“突破自我”三个关卡。在第一关卡“小试牛刀”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原地起跳,规定跳跃高度不低于50厘米,这一关比较简单,很多学生能够轻松做到。在第二关“大显身手”中,教师可将跳跃高度设定为不低于65厘米。在第三关“突破自我”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具有一定难度的跳跃高度,让学生进行挑战。在闯关游戏中,学生不仅能获得快乐的游戏体验,而且能形成勇于挑战、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意志品质。益智闯关游戏颇受学生欢迎,也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游戏对教师的游戏设计水平要求较高。在设计益智闯关游戏时,教师不仅要紧扣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而且要精心设定每一个关卡的难度及关卡的数量。教师所设计的游戏难度要契合小学生的体能、认知与学习能力,不可过难,也不能太简单,所设计的关卡不能烦琐,力求能让学生开心地闯关,愉快地参与体育技能训练。

三、设计竞争性质游戏

大多数体育游戏具有竞争特点,不仅体现在体力竞争上,同时也体现在智力竞争上。竞争是以激烈的对抗进行的,在规则约束下,对抗双方利用自身优势取得最终胜利,并实现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设计竞争性质的体育游戏,不仅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合作意识,使其认识到个人在团体竞争中的作用与价值。例如,在某节体育课上,教师准备好“纸箱隧道”和“独木桥”。接着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要求通过团体合作,进行游戏竞赛。在游戏中,一些学生在面对独木桥时,尽管有些恐惧,但为了集体荣誉依旧勇敢前行,排除万难,最终抵达目的地;也有的学生摆脱了以往自卑的心理,积极与小组成员合作,并共同商讨如何取得胜利。又如,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其中的“撕名牌”堪称经典,教师可以将其引入到课堂中,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分发名牌,有序指导学生展开活动。从上述案例中可知,竞技游戏在体育活动中具有鲜明的特点,也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方式。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与引导者,应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游戏中养成迎难而上、敢于拼搏的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寓教于乐的教育准则,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及身心成长规律打造趣味课堂,让学生能够静下心自主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全身心参与体育游戏,通过应用体育准备游戏,有效地开展热身运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设计益智闯关游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运用竞争游戏,培养合作意识。同时期待着教师们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为学生们走向更好的未来提供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熊琦.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4):127-128.

[2] 陈梅琴.趣味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田径,2020,(12):59-60.

[3] 周子琳.游戏在幼儿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