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针对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全三梅

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在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接受针对性康复训练,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43,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31,P<0.05)。结论:在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能够更好的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缩短康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针对性康复训练;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1.15704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脑卒中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所致,在发病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合并症。其中,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属于脑卒中常见合并症之一,针对这类患者,临床上还需要加强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吞咽功能,因此引入针对性康复训练十分关键,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年龄(64.83±1.27)岁。对照组48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最大年龄87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年龄(64.68±1.3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针对性康复训练,具体操作如下:1)对患者吞咽困难级别进行评估。评估方式选择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的饮水过程进行观察,然后完成吞咽功能评级。2)预防误吸护理。要求患者在置管时,胃管在原有的基础上延长8厘米到10厘米,并且在每次管饲之前,需要先将患者胃部的胃液抽空,并且抽取一些来测定PH值,当PH值为酸性的时候,才能进行管饲,要求在管饲过程中,胃管始终保持在患者的胃部,在管饲之前,抬高床头,角度控制在60度左右,完成管饲后一个小时再将床头放下,以免出现反流。3)个体化吞咽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案,通常包括舌头运动训练和颊肌训练。其中舌头运动训练主要是伸缩舌头运动、抬高舌背运动、舌头左右摆动运动等,可以适当的使用压舌板或者勺子增加阻力,帮助更好的训练,每天三次,每次重复30遍。颊肌训练主要是微笑、吐气、鼓腮等动作训练,每天三次,每次重复40遍。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以吞咽功能量表测定)、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其中并发症包括肺水肿、肺栓塞、肺不张、误吸、吸入性肺炎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9.0软件处理,吞咽功能评分属于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43,P<0.05)。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x̄±s,分)

8.png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31,P<0.05)。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例]

9.png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同时也越来越年轻化,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类型[1]。当患者出现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概率非常高,当患者出现重度吞咽功能障碍后,还需要接受管饲治疗,为了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临床上通常需要引入更多新型的护理干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护理效果。其中,针对性康复训练属于康复训练的一种,相较于普通康复训练来说,针对性康复训练需要先分析患者的情况,然后结合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2]。这种训练方式更加符合患者需求,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后,恢复效果也会更加理想。因此,在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使用针对性康复训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评分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表明针对性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康复,减少并发症,该研究结果与崔朝云, 张秀景[3]在观察综合性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能够更好的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缩短康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云, 鹿宇林, 徐芬,等. 头颈部控制及呼吸肌训练在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0, 224(02):60-64.

[2] 商艳萍, 郭莹, 余阳先,等. 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026(025):214-216.

[3] 崔朝云, 张秀景. 观察综合性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J]. 饮食保健, 2020, 007(0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