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郝庆娟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150086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本文基于能力培养的视角,对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护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目标和策略,以期为护理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能力培养;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DOI:10.12721/ccn.2024.15701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护理专业是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才是保障人们健康的关键。然而,当前护理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护理人才的能力发展。因此,本文基于能力培养的视角,对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

一、当前护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学校在设置护理专业课程时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岗位后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无法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术,适应复杂的临床环境,进而影响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针对目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的比重,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理专业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以满足临床工作对护士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医疗行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不足

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为它需要学生掌握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当前的我国护理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实践的机会并不多,这不仅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最终也影响到学生未来在工作中的职业发展。因此,加强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护理专业的评价体系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过度的关注考试成绩,可能导致学生陷入追求分数的泥潭,而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将大大降低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我们需要改革护理专业的评价体系,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课程中应嵌入实践环节,例如让学生模拟病例分析、扮演不同的角色等,以便于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此外,学校应该增设跨学科课程,引入与护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例如心理学、社会学等,通过这些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学生通过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也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具备更加全面的护理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尝试与各大医院、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域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建立更全面和深入的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临床环境中,体验并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技能。我们可以邀请临床医生或专业人士参与指导实践教学,提供最直接、最实用的教学资源和指导。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如实验、见习等,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和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我们的医疗事业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完善评价体系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我们需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不应该仅仅依赖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通过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学校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其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建立一个有效的动态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传统的评价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过于关注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表现而忽视了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因此,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它更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进步,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期末的考试成绩。一个好的动态评价机制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应该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临床实践,不断提升教学和临床实践水平,提高专业素养,深化对教育教学和临床实际需求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如出国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参加临床实践研讨会等,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深入了解教学和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实践指导能力。在教师培训和提升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引进外部专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指导,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教师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培训机会,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实践能力,为教育事业和学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基于能力培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同时,需要不断跟进和评估改革的效果,不断完善和调整改革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和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丽, 张际, 王虹. 基于能力培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护理研究, 2020, 34(7): 1287-1290.

[2]王琳. 基于能力培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4): 79-80.

[3]杨桂华. 基于能力培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 2021, 21(4): 4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