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宋贺

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绥滨,156200

摘要: 我国的农作物中,水稻是其中关键性的组成部分,水稻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要高度关注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等相关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落实各项技术要点,进而体现出应有的水稻种植成效,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水稻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提升水稻的综合产量和质量而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03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要高度关注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把握相关气候特点、土壤因素等等,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落实相关技术要点和措施,这样才能体现出更加良好的种植效能和价值。同时在具体的种植养护过程中,也要着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把握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等等,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综合防治,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防治效果。

二、水稻种植技术措施

1 结合具体情况做好品种的选择

在水稻种植技术中,着重做好相关品种的选择工作是关键所在,品种的选择质量如何对于整体产量和质量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水稻的选择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保水稻品种的适宜性和高质性,要把握当地的水源供应,温度气候,土壤肥力等情况,使水稻品种的综合效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要确保水稻具备应有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等等,以此为种植效益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要着重做好新品种的选择工作,对新品种进行相对应的检测和质量把关,同时也要进行相对应的试验和试种植等工作,以此提升其种植的时效性和高产性。

2 科学合理地处理种子

在针对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之前,着重做好种子的筛选和处理工作,这也是必要的工作内容,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种子种植之后的成活率和产量。在针对种子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注重针对种子的状态进行严格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有效明确种子能否为后续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针对种子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光照处理工作,对于种子表面的微生物进行充分的消除,切实提升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做好种子的吸水处理工作,使其吸水能力进一步增强。要把种子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在消毒处理时,要注意消毒液的浓度,在保证有效杀死细菌的同时,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或者损伤。要确保种子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避免种子消毒不够彻底。通过消毒杀菌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水稻种子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3选择更科学合理的水稻种植模式

在针对水稻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选择更科学可行的种植模式是关键所在,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如何采取同一类型的种植方式,可能降低其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有效落实轮作种植模式,及时有效的调整和优化水稻的种植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轮流耕种,使该模式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水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根本上规避同一片区域在很长时间内都种植同一品种的问题,确保土壤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有机质含量等等,以此为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而提供必要的保障。

4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

施肥和灌溉是水稻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和灌溉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因此,在施肥的过程中,要结合土壤情况和水稻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保证底肥充足,只有充足的底肥才能保证土壤的肥力。在水稻抽穗时期,要及时有效的追肥,为水稻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支持,针对不同时期要选择相对应的肥料。对于施肥的量要进行充分的控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把握。要将不同的肥料按照相应的比例混合后使用,其效果往往比单一使用一种肥料要更好。水稻的浇灌工作也要定期、合理开展,在浇灌时要严格控制浇灌的水量。在水稻生长初期则不需要额外浇灌,但随着水稻的不断生长,水分需求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度关注水分的充分供应,以此确保水稻能够健康茁壮地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支持等等。

5进行更有效的水稻插秧和密植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插秧工作是关键的步骤,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密度控制和深度控制等等,更科学合理的。管控好秧苗插入的深度与密度。在插秧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采取机械化模式,使其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某些地势不平或者起伏比较大的地块,可以有效地通过人工和机械互相融合的方式,进而呈现出应有的种植效果。在插秧时要保证秧苗是南北走向的,使秧苗根茎更加健壮,以此从根本上有效提升秧苗的成活率,为后续健康茁壮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基本保障。

三、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针对水稻进行栽培和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实际的调研中能够充分看出,对于水稻造成比较大危害的病虫害类型主要包括纹枯病、烂秧病和稻瘟病。虽然不同病虫害的影响范围程度不同,但它们都会给水稻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从而造成水稻产量降低。因此,农业生产人员应重视病虫害的影响,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及水稻的生长规律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同时,还应及时对病虫害造成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有效把握病虫害的内在机理和发病规律等等,结合实际情况和影响程度进行相对应的防治,确保各类防治措施更切实有效体现出应有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此使病虫害得到充分的治理,为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下面介绍以下3种常见病害。1)纹枯病。纹枯病往往发生在水稻的孕穗期,高温天气也会加快其蔓延的速度。患纹枯病的水稻,初期叶子的颜色会变成灰绿色,这时也是治疗纹枯病的最佳时期,一般将500 g的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稀释成1 500倍液喷雾,喷洒在患病的水稻植株上,如果错过这一最佳治疗时期将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2)烂秧病。烂秧病往往是水稻生长环境缺氧、温度较低造成的,其症状是叶片变黑弯曲,使用600倍浓度为65%的敌克松进行喷洒就可起到治疗作用。3)水稻螟虫。在水稻孕穗期时就要开展灭杀水稻螟虫工作,将5%杀虫双颗粒剂1.0~1.5 kg兑水成60~75 kg撒施,这样能够充分呈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看出,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着重把握相关技术要点,落实各类技术措施等等,是关键所在,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应用,为水稻的产量提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要高度关注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综合防治措施,以此体现出水稻的综合种植效能。

参考文献:

[1] 杨丽,宋莎莉,李进东,等.关于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9(6):67,111.

[2] 张胜屏.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18,9(27):39,42.

[3] 陈章俊,钟齐刚.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8(12):128.

[4] 关伟,程红晶.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北京农业,2019(2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