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国式现代进程中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马志丽 丁耀全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 甘肃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理优势。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地区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通过建设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来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策略建议旨在对文甘肃化传承与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协同发展
DOI:10.12721/ccn.2024.15702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中国迅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促进地方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多元共融的关键环节。甘肃,坐落在黄河流域的上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甘肃省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举措,这不仅仅涉及到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更关乎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本文将分析甘肃省在传承华夏文明的基础上,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推动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和策略。

1.甘肃华夏文明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甘肃作为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早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到汉唐时期的辉煌文化交融,甘肃地区见证了中国上古文明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这里的历史遗迹如敦煌莫高窟壁画、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和信仰的成就,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精神追求。在历史的长河中,甘肃地域文化与来自中亚、西亚乃至更远地区的文化发生了互动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社会结构。在现代社会甘肃华夏文明蕴含丰富文化价值。甘肃不仅保护并弘扬传统文化遗产,还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通过创新手段,数字化技术来复原和展示古代艺术与历史,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方式。甘肃通过推广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将地域文化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甘肃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传统手工艺品的现代化创新和市场化开发,也为促进就业、提高农村收入,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2.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传承发展创新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国在特定区域内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实践。首先,在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上,传承创新区充分发挥了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敦煌文化、丝绸之路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其次,在产业发展上,围绕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活动,逐渐形成甘肃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再次,在政府支持上,配套政策和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推动力量。最后,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通过国际文化节庆、展览等活动,增强了甘肃地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协同发展策略的研究

3.1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

甘肃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承载体,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是协同发展的核心。首先,建立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同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3D建模、数字化档案等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复原,以降低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遗产的影响。其次,增强公众文化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让公众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而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再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通过政策扶持、艺术展览、节日庆典等多种形式,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让非物质文化得以口口相传,世代传承。最后,建设文化保护与展示平台,通过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机构,让文化遗产得以展示和传播,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3.2创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

对于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而言,经济发展策略需聚焦于创新和特色经济产业的培育。首先,结合文化特色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如通过文化遗址和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旅游业,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如手工艺和美食打造区域品牌。其次,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文化资源打造博物馆、艺术品交易、文化创意设计等文化服务产业,吸引投资并创造就业机会。再者,支持本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特别是在旅游服务、文化创意及新兴数字媒体等领域,以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构建区域内外协同发展的产业链,鼓励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经济规模。最后,提供政策支持,税收减免、创业投资、人才培养等,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促进创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3.3区域协同合作机制

在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中,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是推动各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种机制通常需要地方政府、企业、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等多方参与,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和共同应对挑战来实现区域发展的整体提升。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需要构建高效的沟通平台,使不同地区之间能够定期交流信息、共商大局。随后要制定共享政策,共享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产业梯队互补发展等,减少发展不平衡问题。此外,合作机制还应涵盖金融支持和创新政策,鼓励跨地区的资本流动和创新项目孵化,为区域经济提供动力。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合作项目、联合开发以及特定区域的发展规划来加强区域间的协同效应。

3.4发展可持续旅游的对策

发展可持续旅游是实现环境保护、社会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相协调的关键战略。旅游业作为一个涉及环境、文化和经济多个维度的综合性行业,既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环境压力和文化冲击等挑战。因此,为了保障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确保其可持续性。首先,应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减少旅游活动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次,开发绿色低碳的旅游产品,鼓励游客参与环保旅游活动。再次,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旅游产品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保护传统村落和民族风情,促进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最后,加强旅游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可持续旅游价值的认识,引导旅游者和业者采取负责任的旅游行为。通过以上对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确保环境的完整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得到长期维护。

结束语: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是实现地方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针对甘肃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等特点,提出的协同发展策略以及相应的实施路径,旨在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繁荣。

参考文献:

[1]商志晓,梁举.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由来与发展进程[J]. 山东大学学报,2023(5):1-13.

[2]边凯云,罗茂松. 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逻辑、历史进程与实践要求[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23,22(4):4-7,42.

[3]王英伟,宋婷. 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实践要求[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23,47(4):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