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姚佳岐

吉林省敦化市第三幼儿园,吉林敦化,133700

摘要: 在游戏化教学中,幼儿在参与协作游戏、团队游戏的过程之中,逐渐形成一种团队合作、交流沟通、分享与竞争意识,促进自身社交技能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游戏、情境模拟等方式,鼓励幼儿表达情感、学会情绪管理、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促进情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浅析。
关键词: 体育游戏;学前教育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90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幼儿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1 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

幼儿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是游戏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首先,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尝试各种角色,从而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情境中得到满足。这种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幼儿还能通过游戏与同伴互动,分享快乐和困难,培养彼此的情感联系。通过情感交流,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为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幼儿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个自由的空间,使他们能够通过角色扮演、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有助于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面临成功和失败、快乐和痛苦等不同情感体验,从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感波动,提高心理素质。最后,通过游戏,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情感情境,培养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成长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审美情趣。

1.2 帮助幼儿掌握技能并促进身体发育

(1)帮助幼儿掌握运动技能:幼儿在游戏中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肌肉活动和协调能力。例如,玩跳绳、踢球、爬山等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增强他们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2)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游戏中的探索、观察、思考等活动有助于幼儿的认知发展。例如,玩益智拼图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幼儿在游戏中与其他幼儿互动,学会分享、合作和交流,培养社交技能。例如,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沟通、合作和共享资源。

1.3 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

幼儿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幼儿的智力发展。游戏是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认知、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第一,游戏中的各种视觉刺激和任务要求能够帮助幼儿提升观察力和注意力,比如找到隐藏在图形中的不同点,观察并模仿模型搭建物品等。同时,游戏中的规则和流程要求幼儿运用记忆和思维能力,比如记住卡牌位置的连连看游戏,按照一定顺序摆放拼图等,都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记忆里和思维灵活性。此外,幼儿游戏通常包含与一系列的目标和障碍,幼儿需要通过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比如将玩具拆分和组装能够锻炼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思维。

2 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1 借助主题探究,了解民间游戏的玩法

现代幼儿与精美的玩具和高科技电子产品相伴,很少接触民间游戏,相关经验不足。为了让幼儿了解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教师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探究这个世界。在主题活动开展前,教师和幼儿利用家园、社区、网络等多渠道的资源,共同查阅有关民间游戏的资料,让幼儿初步了解民间游戏的种类及玩法。如,通过查阅幼儿知道了民间游戏有“跳房子”“滚铁环”“放纸鸢”“投壶”等。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对众多民间游戏玩法有了更深的了解,经常会聚在一起讨论各种游戏的玩法,并现场进行实践。如,了解“老鹰捉小鸡”后,几位幼儿便聚集起来,商量谁当老鹰、小鸡和鸡妈妈,尝试开展游戏。在此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协调合作方式,并加入游戏,为幼儿提供支持。通过持续开展游戏,幼儿逐渐了解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越来越轻松自如。开展民间游戏时,教师将幼儿的游戏过程拍照后并打印出来,和幼儿一起创设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游戏”主题墙,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述照片中的内容,以直观化、儿童化的视角呈现多种民间游戏的玩法。借助主题探究活动,幼儿走进了民间游戏的世界,培养了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2.2 游戏化学习工具和资源

游戏化学习的应用需要广泛的教育工具和资源,以满足幼儿的教育需求。在学前教育中,数字化游戏和应用程序已经成为游戏化学习的有力支持者。这些数字化工具结合了互动性和娱乐性,使幼儿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例如,数字化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数学概念,而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提高语言技能。这些工具不仅提供了有趣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另外,传统游戏也在学前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角色扮演游戏、故事情节游戏和团队协作游戏都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些游戏也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可以是一种有趣和充实的活动。

2.3 重视游戏设备的多样性和安全性

教师重视游戏设备的多样性和安全性是游戏化教学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应当提供多样化的游戏设备,包括各种玩具、游戏材料和教具,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备可以包括益智玩具、拼图、积木等,以及配套的数字化游戏设备和工具。教师在选择游戏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设备的复杂程度和使用难度应适应幼儿的能力,并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应确保所提供的游戏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安全性。游戏设备应符合幼儿安全、无毒、无尖锐部件等方面的要求,避免可能导致幼儿受伤的安全隐患。教师应向幼儿提供正确的游戏设备使用指导,教导他们正确玩耍和使用游戏设备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和解释,帮助幼儿正确理解游戏设备的用途和方式。教师应确保游戏环境安全无害,保持教室或活动区的整洁,并将危险物品和不适合幼儿玩耍的设备妥善存放。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幼儿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2.4 重视利用游戏化教学完成教育目标

教师重视利用游戏化教学完成教育目标是游戏化教学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在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时应明确教育目标,确保游戏化教学与学前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如促进社交技能发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造力等。教师应将学习内容与游戏紧密结合,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游戏情节和任务中。通过游戏情境的设置和游戏任务的设计,将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贯穿于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任务和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结束语

幼儿启蒙教育阶段是幼儿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思维等相关学习品质的初步培养阶段,更是系统化、体系化展开学习的重要阶段。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传统游戏可以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此幼儿园及教师在传统游戏的设计与实施阶段,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理解能力,对游戏运行形式进行适度优化、修改,以提升幼儿教育效果并实现文化传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晶.浅析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3,(09):7-9.

[2]张守芬.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家长,2023,(05):19-21.

[3]徐嘉怿.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23,16(0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