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外科手术后导管多采用捌针及塑料袋固定,不利于病人下床活动,容易出现导管折叠、扭曲、逆流及脱落情况。基于此,本次研究设计一种能使外科手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再次固定导管,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引流液逆流,解放病人双手,提高舒适度的病号裤,对自制病号裤在临床术后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本研究选取外科腹部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 具有一致性,可对比,P>0.05。
表1 患者基本资料比对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扣针固定。
研究组:自制病号裤进行导管固定。自制病号裤在患者使用前需先与病人沟通,告之病号裤的目的及作用以取得患者同意并配合,协助病人更换好自制病号裤,放置并固定好引流袋,系好安全扣及粘结扣,同时教会病人及家属更换自制病号裤的方法。(1)普通手术裤在裤腿两侧接近髋部的位置分别裁剪6cm长的开口,方便病人拿出引流管及引流袋,开口的侧边安装1对子母扣,避免患者受凉及暴露患者隐私。(2)在开口的下方5Cm处缝制一个10×10cm大小的口袋,用于病人放置引流管引流袋。(3)在口袋上方安1对粘结扣,用于固定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2)观察2组患者术后引流管脱管发生率。
(3)观察2组患者功能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优,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术后引流管脱管发生率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引流管脱管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 术后引流管脱管发生率比较(n,%)
2.3 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功能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或翻身时容易出现导管滑脱、折叠、扭曲或引流液逆流等现象,为更加合理的导管护理方法非常重要。传统的别针固定往往承受不住引流液的重量而导致导管因重力作用向下滑落。本研究采用自制病号裤用于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进行导管护理,更加方便患者下床活动,可以有效预防管道脱落、折叠、扭曲、引流液逆流等情况,同时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2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时,分别使用传统手术裤与自制手术裤,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使用自制手术库,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另外,2组患者术后引流管脱管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自制手术裤的应用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控制更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自制病号裤,是在普通手术裤开口的下方5Cm处缝制一个10×10cm大小的口袋,用于病人放置引流管或引流袋,在口袋上方安1对粘结扣,用于固定引流管。从而使腹部手术后导管从侧边口接出,保证导管通畅,并用粘结扣再固定导管,解放双手,下床活动便捷。可以再次固定导管,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引流液逆流等情况,解放病人双手。预防患者翻身或者下床活动引起导管牵拉、折叠、扭曲甚至脱落,病人下床活动便捷,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舒适性,降低脱管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邱燕, 蒋蕾, 杨卓林,等. 自制专用病号裤联合自制弹性加压盐袋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028(008):790-794.
[2]陈名睿.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高危时段胃癌患者术后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005(002):43.
[3]王冬芽, 江西, 黄亮辉,等. 自制取栓导管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井冈山大学自然版, 2019, 040(005):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