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致使临床接收的高龄病人髋部手术患者人数明显上升,而由于老年患者免疫能力以及手术耐受度均较差,因此对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要求较高,若手术麻醉效果不佳,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并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1]。为使高龄髋部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更好提升,本文在其手术中采取了喉罩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处理,对其应用效果在下文给予分析。
1基础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文研究病例筛选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6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病例人数分别有43例,观察组患者包括男性23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60-80岁,年龄平均值为(70.0±2.3)岁;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2例、21例,患者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值为(70.5±2.4)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性显示(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喉罩全身麻醉处理,诱导采用5mg咪达唑仑、0.15mg/kg依托咪酯及芬太尼5μg/kg,诱导成功后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然后给予患者每小时持续泵入丙泊酚3.8mg/kg维持麻醉,同时给予每小时阿曲库铵0.45mg/kg维持肌松;观察组手术则给予喉罩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首先对患者采取神经阻滞麻醉,协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神经通路阻滞,在患者的腰、骶丛神经阻穿刺,穿刺成功后首先注入利多卡因5mL,观察5分钟后,若患者无不良反应现象,则采取继续注入利多卡因15mL,随后实施喉罩全身麻醉,麻醉用药方案同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前后组间患者发生的(心率、血压)应激反应情况并对比。同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术后排气以及下床活动所用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x̄±s)和t检验为本次计量资料描述方法,两组数据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前的心率和血压各项指标数据经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与对照组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率和血压指标保持良好,应激反应较轻,最终患者的麻醉苏醒、术后排气以
下床活动各时间均较短,两组数据指标对比显示(P<0.05)达到统计学标准,如表1、表2。
表1对比两组各项计量指标(n=43,x̄±s)
表2两组指标对比详情(n=43、x̄±s)
3讨论
高龄病人髋部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率较高,虽然近年来临床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进步,手术技术也得到显著提升,其创伤性已明显缩小,但手术依然会存在一定的创伤和疼痛,加之高龄患者机体耐受性较差,致使患者在手术期间易出现应激反应,所以需要临床良好的麻醉效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喉罩全身麻醉是临床上针对各类手术常采取的一种麻醉方式,但由于高龄病人体质较弱,其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因此在采取全麻处理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2]。所以,本文在高龄髋部手术患者中联合采用了喉罩全身麻醉与神经阻滞麻醉,获得的效果十分满意。与单纯全麻相比,采取喉罩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提高阻滞神经传导效果,对患者的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髓质系统迅速发挥作用,进而降低患者手术期间应激反应发生,同时能够避免单独全麻药物使用量过多现象,进而能够缩短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并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最终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3]。
由此可知,将喉罩全身麻醉与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应用在高龄髋部手术患者中,有效提升了临床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加快术后患者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赵义.均喉罩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的临床价值[J].健康养生,2020,000(002):171.
[2]刘彦.喉罩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02):127-129.
[3]罗洁.喉罩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病人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047(004):P.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