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因交通事故、机械损伤等原因导致的骨创伤患者数量也愈发多见,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若未能有效诊治,还可引起残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骨创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清除创伤处坏死组织、异物,促进康复。但该技术疗程长、操作难度高,加之患者很容易出现负性情绪,会降低引流依从性,引起压管、负压过低等不良事件,故而还需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1]。本文即探究VSD治疗骨创伤的护理要点。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12月间本院骨科收治的骨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51.82±3.42)岁,最高65岁,最低40岁。
1.2方法
1.2.1 VSD治疗
患者常规麻醉、消毒铺巾,麻醉起效后先行清除创伤处坏死组织、异物,并彻底清洗创口(清洗剂选择浓度0.9%的生理盐水),若患者存在出血状况还需予以止血处理。而后妥当准备VSD泡沫材料,并观察引流管孔端、仪器侧孔,确保引流期间管道不会出现移位、陀螺等情况,同时以半透明敷贴覆盖引流管、创面、敷料,覆盖严密后将引流管、引流瓶、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并开启,适当调节负压大小。
1.2.2护理
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患者引流管、创面,预防管道折叠、受压等情况,若引流过程中患者使用的敷料出现塌陷,则表明引流成功;同时,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若生长良好、感染控制,可予以植皮手术。(2)护理人员需定期更换敷料,并在换药时需动作轻柔,减少创面的机械性损伤。(3)严格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等情况,并定期开展引流液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依据试验结果予以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4)护理人员需耐心聆听患者疼痛表述,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创伤严重程度等信息,综合分析患者疼痛耐受,明确疼痛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镇痛措施。(5)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患者创面出血情况,对发生出血的患者立刻停止引流,并及时反馈,实施止血。(6)引流装置再次连接前,需先行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道,预防堵管、感染等不良事件。(7)护理人员还可指导患者开展适量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关节僵硬。(8)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予以患者充分的鼓励和关怀,并选择适宜的时间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详细介绍骨创伤、VSD治疗、护理工作内容及重要性,以减轻患者创伤恐惧感,增强康复信心,疏导负性情绪。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得分。采用SAS(焦虑自评)、SDS(抑郁自评)量表,总分80分,得分越高,越焦虑/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期间,患者并发症仅发生1例,发生率5.56%;创面愈合时间(10.12±1.56)d,住院时间(12.48±1.98)d。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得分较护理前低(P<0.05),详情见表1。
表1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得分比较(x̄±s)
3.讨论
VSD是骨创伤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术式可通过持续负压吸引力,将患者创伤内的坏死组织、脓液、异物等彻底清除,并通过负压力刺激创面组织细胞的增殖[2],从而促进创口愈合。但因负压引流术操作复杂、疗程较长,故而还需科学、优质的护理配合,方可保障治疗效果。
本文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创面愈合时间(10.12±1.56)d,住院时间(12.48±1.98)d,护理后负性情绪得分较护理前低(P<0.05)。便证实了系统的护理在VSD治疗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系统的护理干预可缓解骨创伤患者VSD治疗中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郑维.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5):65-67.
[2]富微.不同护理模式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中的辅助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