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蔡忠兰

清镇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 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是当前医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首先阐述了妇科护理的重要性,其次总结了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影响妇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的因素,并提出了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策略,皆在为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临床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 妇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影响因素
DOI:10.12721/ccn.2024.15704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近年来,人性化护理理念逐渐引起了全球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妇科护理领域,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也备受关注,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不仅有望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体验,还能促进医护人员的专业发展[1]。然而,尽管人性化护理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初步的实践,但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仍然面临挑战与困难。为了更好地推动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护理领域的应用,有必要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审视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因此,本文旨在对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综述,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1.妇科护理的重要性

女性生殖系统独特复杂,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和关注。通过妇科护理,可帮助女性及时发现和处理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如子宫肌瘤、盆腔炎、卵巢囊肿等,从而保障女性生殖健康,避免疾病的扩散和加重。不仅如此,女性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稳定。通过妇科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女性因健康问题而导致的生育意愿减退、家庭纷争等负面影响,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有助于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的发展。同时,女性的健康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健康的女性群体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高了生育率、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的研究现状

2.1妇科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

现代医学研究中越来越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妇科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研究表明,妇科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需求的满足成为了人性化护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针对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妇科疾病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自卑情绪,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2]。另有研究发现,妇科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对未来生育、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担忧,人性化护理需要重点关注此部分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情绪支持等手段,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调整情绪,克服困难[3]。还有一些研究聚焦于妇科疾病患者对治疗过程的信息需求,患者往往渴望了解自己疾病的情况、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等信息,缺乏足够的信息极易会加重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而人性化护理可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满足患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减轻其心理负担,提升治疗效果。

2.2妇科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相关学者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4]。相关学者针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了人性化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不仅如此,人性化护理干预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5]。相关学者对妇科炎症患者的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2.3妇科疾病患者的疼痛缓解和不良反应管理研究

在疼痛缓解方面,研究成果表明,妇科疾病患者常常面临着疼痛症状,这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人性化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疼痛症状[6]。另一方面,关于不良反应管理的研究成果也备受关注。妇科疾病治疗中常常涉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而不同学者通过总结治疗经验和实验数据,提出了不同的不良反应管理策略,包括早期预防、及时干预、综合治疗等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治疗效果。

2.4人性化护理的妇科护理教育研究

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已将人性化护理理念融入妇科护理课程设置中,注重

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沟通能力、心理护理能力等,课程内容涵盖患者权益保护、人际沟通、心理护理、疼痛管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妇科护理知识体系。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场景等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人性

化护理理念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引导学生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另外,相关学者研究了在妇科护理教育中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职业认知的影响,以提高妇科护理教育的有效性和人性化水平[7]

2.5人性化护理的妇科护理质量评价研究

在国内研究中,部分学者致力于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相关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妇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并且其认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康复效果[8]。另有学者通过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发现,该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这些研究为我国妇科护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国外研究中,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护理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美国学者在一项研究中指出,采用人性化护理的妇科病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康复速度加快。并且其认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9]。美国护理学家提出了一种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该模式强调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妇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3.影响妇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的因素

3.1妇科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妇科护理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高超的护理技能,还要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妇科护理人员在此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相对不足。细化来说,因妇科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不足,其在面对患者时无法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例如,在处理患者隐私问题时,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沟通能力,使得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受到不适和尴尬,该情况不仅影响了护理质量,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如此,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还缺乏应变能力。当遇到患者病情恶化的情况时,护理人员无法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从而延误患者的救治,该情况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对自身职业形象和医院的整体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因素质和能力不足,护理人员不能更好的了解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开展疼痛管理时,其过于依赖药物,忽视了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患者在疼痛缓解的同时,出现药物依赖和其他并发症。

3.2公众意识和健康素养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公众对妇科护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妇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了解不够全面,而且部分人群对妇科护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在出现症状后才寻求医疗救助,忽视了日常的保健护理,从而导致诸多妇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女性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健康素养的提升也是影响妇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诸多患者对妇科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很难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和护理,究其原因发现,其健康素养不高,缺乏正确的疾病认知和自我保健意识。如部分女性在患上妇科疾病后,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害怕被歧视,不愿及时就诊,导致病情加重,还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对药物使用和护理措施不了解,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3.3医疗机构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医疗机构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如设备陈旧、医护人员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往往导致妇科护理工作中难以全面实施人性化护理。在我国,妇产科医疗机构众多,但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这与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医疗机构的设备条件和环境有关。管理机制不健全,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从而影响其在护理工作中对人性化护理的重视程度,而设备陈旧、设施不完善,会导致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无法提供高质量的人性化护理。如在一些医院,由于缺乏舒适的休息环境和完善的康复设施,医护人员难以在繁忙的工作中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人性化护理流于形式。

4.提高妇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的策略

4.1重视女性的需求和体验

在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女性的隐私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或治疗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确保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保护。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通过聊天、宣教等方式,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掌握精湛的护理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在在病房内设置温馨舒适的家居环境,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以降低医疗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应与医生、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通过医患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4.2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首先,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妇科护理质量的基础。在我国,医疗机构已认知到了该方面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活动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实践操作的训练,通过培训,医护人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妇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其次,通过开展技能竞赛、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促使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更多先进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舒适的护理服务。

4.3.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

医疗机构应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人性化护理实施的政策和制度,如调整护士人员配置、增加护理经费投入、鼓励创新性护理实践等,从而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支持,提高人性化护理的水平,并通过搭建跨学科合作平台,共享资源,提高协作效率,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另外,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护理措施。同时,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客观评价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提升护理质量,促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然而,在推动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护理领域的应用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也应正视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实施策略。愿通过本综述,能加大更多学者和医护人员对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关注,共同努力推动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硕.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J].名医,2023,(13):120-122.

[2]高焕.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门诊人流手术患者情绪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3,31(07):154-156.

[3]夏文月.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现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3):43-45.

[4]曾梦茹.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1):115-116.

[5]任静,夏宇,李莎莎,等.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改进[J].人人健康,2022,(22):33.

[6]杜玉霞.妇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J].系统医学,2021,6(13):143-145+191.

[7]王婷,石玉颖,欧阳玉雪.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6):170-172.

[8]陈静.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24.

[9]PensonR,SalesE,SullivanL,etal.ASNaPshotofpotentiallypersonalizedcare:Moleculardiagnosticsingynecologiccancer

[J].GynecologicOncology,2020,141(1):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