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由此推进水利灌溉事业的改革与进步,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水利工程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新型农田建设的重点所在,也是保障农民利益的核心和焦点。在灌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时候,为了确保其功能的发挥,需要运用科学的现代化技术来提高设计质量,解决灌区水利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1、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灌溉工程则是农田水利工程的核心组成,其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和效益。随着现代农业的提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在灌区水利工程领域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为农田水利建设和现代化施工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另外,由于工业的过度发展,使得国内外水资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可利用水资源日渐匮乏,此时在做好农业灌溉的同时,如何节约水源、保护水源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所在。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水资源数量庞大,但是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有限,大部分农业灌溉仍然以传统的大水漫延为主,这种灌溉方法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而且灌溉效率较低,此时展开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意义非凡,不仅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而且决定着我国农业生产效率。
2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完善
受到我国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的影响,我国水利灌溉体制并不完善,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管理单位和企业在实施水力资源灌溉的时候缺乏自主经营管理权,导致在工作中存在懒散、拖延等现象。另外,由于灌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时候主要是以收取水费为主的,水利单位和农民在水资源管理的时候不是彼此合作的关系,而是买卖关系,这也导致了灌区管理单位往往都会鼓励农民多用水灌溉,从而增加收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资源浪费,不利于水利事业的长期发展。
2.2灌溉工程的质量偏低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求相关人员施工技术规范,而且在每个操作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工艺操作。同时,有必要全面调查和掌握地理环境的建筑面积和其他影响条件,和完整的节水灌溉项目的设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最终设计项目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满足当地节水的实际需要。以往,在项目的实际设计和施工中,很多技术人员水平较低,在实施过程中没有遵循标准,不能很好地体现项目的节水理念,最终会影响施工质量。
3灌区水利工程规划方案的设计要点
3.1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的设计原则
对于灌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而言,在保证前瞻性的同时,还要遵守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例如,综合考虑农田范围、最低用水量、配套设施的合理性等问题,尽量将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设计方案落到实处。只有保证具体环节的应用效果,才能从整体层面得到更好的提升与优化,各项原则如下:(1)安全原则。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设计要考虑到后期应用的安全质量,例如,在容易受到泥石流、山洪灾害等区域开展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时,要强化工程对自然灾害的防控能力,同时还要保证水利灌溉工程的牢固性。(2)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的原则。同样的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方案,应用到不同的地形环境中,所取得的应用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保证农田灌溉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对灌溉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使农田灌溉工程可以发挥出地域优势。
3.2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的设计标准
我国灌溉设计标准还没有高度统一。一般来说,中国的农田是用地表水灌溉的,而且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地表水含量受雨季影响。其次,根据实际灌溉工程,制定灌溉设计标准。常用的灌溉设计标准是指灌溉用水过程中灌溉水源的利用率,用p表示。p是评价灌溉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在水利工程设计概念中,p是指一定时期内灌溉用水满足农田需要的时间占水利工程总时间的比例。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p值因地制宜地选择作物类型。根据当地的水资源,当p值大于0.8时,表示水源充足,可以种植水稻等大量灌溉的作物。当该区域的p值较小时,说明水源供应不足,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种植耐旱性强的农产品。确定灌溉设计是否合理的另一个标准是抗旱天数,即灌溉设施在连续晴天时满足灌溉用水需求的天数。抗旱天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能由设计者自己来判断。
3.3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的保障措施
为保证灌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顺利开展,还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如强化农户的节水意识与制定科学的激励措施。首先,要积极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使广大农户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同时各地政府也要提倡农业生产规模化,以此来促进农田灌溉效率。其次,在有限的条件内,利用现有的水利灌溉资源达到最大的灌溉效果,在有效的引导下将灌溉节水技术进行深入的贯彻实施,这会在小范围内提升农户应用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积极性。
4、结语
综合考虑规划设计和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更加显著,为技术层面高效实施灌溉方案提供有效保障,避免增加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风险。因此,在未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优化其灌溉方式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规划设计的高效发展和灌溉技术的作用,从而促进具体的建设和灌溉作业更加高效、科学,从而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峰. 水利水电工程中灌区规划设计研究[J]. 进展:科学视界, 2021(2):2.
[2]王银泰. 水利水电工程中灌区规划设计探究[J]. 华东科技:综合, 2020(6):1.
[3]张之涛.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以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为例[J]. 江西农业, 2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