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体育课堂上,老师们要设计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又能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有一个充足的精力去面对他们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作为切入点,运用趣味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心理素质。初中的学生正处于生长、成长的时期,初中体育课程的设置对初中生有正面的影响,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体质变得更加健康,使他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许多学校的老师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课对初中学生的重要作用,体育课程的设置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体育老师仍然把自己放在了主导地位,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只是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体育老师让他们学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他们就学什么,非常缺乏创造力和参与感。因此,在体育课中,体育老师要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想法,在体育项目的设计中,许多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从而使他们更加有兴趣。因此,老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新观点、新方法,把他们的创新方法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体育知识。比如,一些同学对仰卧起坐这个项目很有兴趣,所以一些同学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新的看法,那就是体育老师可以组织一个仰卧起坐接力赛,把学生们的体育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运动水平去参与这个仰卧起坐接力赛,做到最好就做到最好,完成一个后迅速轮到下一个人,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当接力跑完之后,通过记录员的纪录,可以看到哪一组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的最快和最多。所以,体育老师要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既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运动游戏
只要学生积极参加,就证明我们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由于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能提升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提升他们的认识水平,也能增强他们的参与力。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在学习中可以玩耍,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突破了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文明素质的培养。教改既要体现在游戏中,又要体现在对课程的兴趣上。一改以往那种死板死板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活动活跃起来。另外,游戏化改革顺应了学生们的本性,将教育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既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又能营造一种人人学习的氛围,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人人都能参与,并从中获得快乐,从中获得快乐。这就是1+1>2的效果。另外,以游戏化的方式来体现学习,可以调动所有人共同参与,从而提升团队的配合能力,参与合作型的游戏可以增强团队精神,比如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团结合作的游戏,比如拔河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团队的强大,懂得团结的力量。也可以进行球类运动,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协调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这也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话,学生们也更容易接受。实现了教育目的。另外,它还能让学生对它感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以学生实际生长为基础,提高体育教学兴趣
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老师说了算,对其进行任意的设计与安排,而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成长情况。这种教学方法,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保证教学效果。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体育老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让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特点等,认真地设计和安排体育教学,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让学生真正的内心学习需要。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体育学习愿望与动力,并且肯花时间与精力在体育学习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各项运动技巧,从而使体育学习的实效得到更好的提高。
比如,在田径比赛中,老师可以采用竞赛式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这种教学方法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竞争性,又能提高课堂的实用性。
四、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仍然抱有一种陈旧的观念,认为体育课堂只是初中的一门小课,是否能上副科并不重要。有些老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会把学生带到教室里自习,讲笑话,讲故事,或者带着学生在操场上跑步,最后让学生们自由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直观感、整体感等不足,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既能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形象、更生动地传递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体育知识,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到大量的知识信息,既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能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比如,在教学生篮球技能和知识的课上,老师们在上课前,会从网络上收集一些关于体育明星或者强队之间的篮球比赛的视频,然后经过后期处理,制作成精彩的视频课件,在体育课堂上,把学生带到教室里去看视频,每当出现精彩的进球画面时,教师就会暂停视频,分析球员的篮球技术。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式,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篮球的认识,增强他们对篮球的兴趣,使他们爱上篮球,使他们每天都能自发的去打篮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组织体育比赛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通过体育竞赛,使学生们在竞赛中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同时也能激发中学生好胜心,调动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将教学趣味性增加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体育竞赛,让学生们在体育竞赛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快乐,从而达到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建立一个高效的课堂。另外,初中生的好胜心比较强,在体育竞赛中表现得比较积极,班级里也能营造出浓厚的体育锻炼气氛。例如,在进行初中体育跑步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增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当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比赛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运动技能,改变过去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模式,让整个初中体育锻炼变得有趣和有挑战性,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六、体育锻炼与艺术熏陶相结合,舒缓运动压力
体育活动是以体育为前提的。所以,大多数的运动项目,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田径类、球类运动等运动强度和技巧性都比较高的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当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体能素质的承受力和意志力进行测试时,就对学生的承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采用趣味性教学法,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环节中进行释压与抗压的训练。
就拿最普通的中长跑项目来说吧,一般来说,教师都是追求速度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跑的过程中保持规范的动作,有节奏的呼吸节奏,严格控制跑步的时间和速度。这对学生们的体能和毅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长跑项目相对于男生而言,对于女生来说,无论是体力还是体力,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而女生的意志力也比较薄弱,很难在跑步过程中坚持下来。因此,教师可以边跑边插放有一定节奏感的音乐,音乐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以及当前阶段的流行歌曲来进行。
结语
总之,对于初中生而言,体育课程的设置仍然是非常必要的,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锻炼学生的体质。体育课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应付体育中考,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体育课带来新的思路。因此,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开设趣味性的体育课堂与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学习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嘉文.初中体育篮球的趣味化教学模式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
[2]蔡建成.探讨趣味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63).
[3]戎永祥,郑万红. 探究以快乐体育为导向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4+6.
[4]孔和平.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J]. 冶金管理,2020(1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