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研究

聂晓慧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的创新研究,强调了这种融合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通过创建积极的班级氛围,班主任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和想法,促进情感健康发展。同时,融合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教育理念的更新、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与家长和社会资源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
DOI:10.12721/ccn.2025.15700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当代教育领域,小学班主任的角色日益重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的创新研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育概述

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的创新研究,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重要拓展和深化。这种融合教育模式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班主任通过创建积极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其次,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创新研究还强调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班主任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培养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班主任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表达情感、处理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社交模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两者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在情感、认知和社会层面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适应能力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压力管理和冲突解决等技巧,这些技巧对于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责任意识和社会参与,两者的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并贡献于社会。

(三)构建和谐班级文化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包容、互助的班级氛围。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和讨论,班主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差异,培养合作精神。这种班级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支持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

三、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的具体运行策略

(一)利用角色扮演游戏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活动中,“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角色扮演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帮助他们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班主任可以设计一系列与班级公约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学生需要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扮演班级管理者的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公平地制定和执行规则,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决策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社会规则和集体利益的重要性。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每个角色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他们如何通过遵守规则来维护班级的和谐。这种讨论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讨论和制定班级公约,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民主参与的过程。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规则来维护班级的秩序和和谐,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游戏结束后,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讨论他们对规则制定和执行的看法。这种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的知识,也能够促进他们对规则和责任的深入理解。

(二)引入“心理剧”元素

在小学五年级的“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戏剧表演,深入探索和表达个人及集体层面的情感和冲突。在心理剧的编写和表演中,学生有机会将他们在班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剧本,通过角色扮演来探索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例如,剧本可以围绕一个学生违反班级公约的情境展开,其他学生则扮演调解者、班主任或同学的角色,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活动不仅帮助学生释放情感、缓解压力,还能教会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通过有效沟通来解决冲突。心理剧的创作过程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需要学生共同构思剧本、分配角色、准备道具和排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需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剧本中体现班级公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角色的行为来展示遵守规则的价值。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社会规范和集体利益。他们可以看到遵守规则如何帮助个人和集体实现目标,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违反规则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这种体验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规则的尊重和对社会秩序的认识。心理剧表演结束后,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表演中的体验,讨论角色的行为如何影响了班级的和谐,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角色扮演游戏和心理剧等策略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创新的教育模式能够被开发和实施,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适应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67-70.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0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