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是指患者脑内血管发生闭塞情况,引起相应血管组织梗死病变,出现大脑缺血、缺氧症状,导致患者致残率、致死率极高的疾病[1]。临床上,通常采用应用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等治疗,静脉溶栓的时间窗需在6小时之内,而介入治疗经采用系统影像学评估后时间窗可延长至24小时,其目的是及时疏通患者脑内血管阻塞情况,挽救患者脑内病变区域的神经细胞。在介入治疗后,采用有效的治疗药物,清除患者脑组织中的毒副代谢产物,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分析了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54.72±7.36岁),实验组(48例,男29例,女19例,55.24±6.85岁)。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其中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血压循环功能、控制患者脂肪、血压、血糖水平等。本次研究选择依达拉奉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95),静脉滴注,30mg/次,2次/d。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基础上,使用丁苯酞治疗。本次研究选择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口服,0.2g/d,3次/d。
1.3 疗效标准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7d和治疗后30d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患者的意识、视功能、面部肌肉、肢体运动、感观能力、语言能力等11个部分进行评分,总分42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后7d,对照组(n=48),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24±4.26);研究组(n=48),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86±3.82);(t=2.397,P=0.019)。治疗后30d,对照组(n=48),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73±2.31);研究组(n=48),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56±2.15);(t=4.764,P=0.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7d和治疗后30d,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3讨论
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分为5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脑栓塞、小血管闭塞性、其他明确病因的、不明原因的。其中常见的急性脑梗死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脑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是指患者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闭塞情况,需要在患者发病6小时内采用介入静脉溶栓或动脉内溶栓治疗,清除患者脑内血栓情况。心源性栓塞是指患者心脏的栓子脱落,造成脑部血管阻塞,引起血管的梗死,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大量缺血缺氧坏死情况,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需要在患者发病6-8小时内进行下入支架介入治疗去除栓子[2]。急性脑梗死的介入治疗能够减轻患者血管阻塞情况,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最大限度减轻患者脑部神经功能损伤,但脑组织在介入治疗前,以及造成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因此需要在介入治疗后,采用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达到治疗目的。依达拉奉是临床上常见的脑死治疗药物,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其作用机制为:清除患者脑部的自由基,能够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嘌呤的氧化酶活性,缓解急性脑水肿脑梗死病情,减少患者神经元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3]。但若只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其作用单一,并且不能长时间服用,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采用更高效的治疗药物,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
丁苯酞是治疗脑缺血患者的常见药物,其作用机制为:丁苯酞中的d1-3-正丁基苯酞能够改善患者脑缺血症状,保护患者的线粒体和神经元,改善侧枝循环,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4]。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脑缺血、缺氧症状,减少患者神经元损伤并改善侧枝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改善。
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在治疗后7d和治疗后3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说明了相较于依达拉奉单一治疗,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更好,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蒋娟莉,张建. 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6):1884-1886.
[2] 姚兰.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 2018, 27(12):86-88.
[3] 高方.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及临床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4(7):42.
[4] 邵元,陈孔博.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48(11):1295-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