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所谓肥料,就是用于提高农作物生长土壤、生产产量和品质,施入种植土壤中的一种肥料,而肥料作为当前农作物生产中一项重要肥料,其具有肥效稳定、施肥次数和用工比较少的优势,一方面能够起到推动农作物高质量生产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迎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做好对肥料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性意义。
一、肥料原料质量控制
在进行肥料生产作业时,严格控制其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质量,是进行肥料高质量生产作业的根本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原材料的质量对最终肥料生产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从植物生长的角度来讲,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类、种植土壤、生长周期都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对于所需肥料养分也因此存在差别,因此做好对肥料的养分配置比例,严格控制原材质量,才能保证最终所生产肥料的质量,针对原料控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严格选择原料供应商
在进行原料生产商选择时,应选择生产资质齐全、在市场领域中的信誉良好的生产厂家或者经销单位,这也是确保原料本身质量的基本条件。在正式进行原料采购前,应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或部门对原料供应商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关于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供货质量、交货日期、市场信誉、环境管理等等,另外还包括与肥料原料相关产品的历史使用情况以及其他内容,例如价格、市场满意度调研、供应商所提供的各类营业证书,以及相关技术、服务能力等[1]。通过对原料供应商进行上述评价,从中选择资质全、服务优、质量好合格原料供应商,企业也可针对这些供应商制定相应的档案,通过定期评价,来淘汰或新增满足企业生产要求的原料供应商。
(二)原料采购
在进行原料采购过程中,通常是根据企业生产需求来决定采购数量、规格等,基于植物类型、所需养分、土壤养分含量、生长周期等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来决定肥料的养分配比和含量,与此同时还要将生产作业所需成本支出,植物生长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来决定生产所用原料的使用量和类型,以此选择最优供应商进行原料采购。
(三)原料验收
企业采购的原料进入生产作业现场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产品标志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原料名称、生产商标、原料养分、供应商家等信息,与企业采购信息进行对比是否存在不符之处,同时还要求原料供应商提供检验、质量证明等各项材料,对于肥料的外观标准是否满足企业要求,确保上述验收内容没有错误后即可入库。
二、肥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点
从整体上来看符合肥料的生产过程,是根据肥料配比来对其中所投入的氮磷钾等辅助材料量进行相应计算,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将材料混合起来,通过对其进行粉碎、造粒、烘干、冷却、包装这一生产过程,然后将最终生产出来的肥料成本入库进行检验,检验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即可出库进行销售,如果出现不合格产品应采取返工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在上述生产过程中,肥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主要是对原料投入量的混合和烘干作业流程,只有做好这两方面质量控制点的各项指标,准确完成原料投放、烘干等各项工作,满足养分、水分含量的质量标准要求,才能从根本确保最终生产出来的肥料成本质量。
(二)操作控制
要想切实保证肥料生产质量,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操作。以生产设备来划分肥料生产岗位,可分为投料、筛分、计量混合、粉碎、造粒、热风炉、干燥、冷却筛分、包装等等,因各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因此在实际生产作业中应根据操作要求进行,在上述生产操作,计量混合和烘干是整个生产中对质量影响最大的岗位,在进行计量混合作业中,严格按照肥料养分配置比例要求来对原料投入量进行计算,然后在将这些原料根据配方比例进行计量混合,以此开展相应的生产作业[2]。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生产期间料斗不得处于放空状态,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做好连续进料工作,并针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24h监控,保证投料过程的均匀性,以此起到对肥料养分含量的控制;在进行烘干作业时,应保证系统进料出料的稳定性,有效控制烘干作业所使用的机器入口温度、冷却机出口颗粒温度,确保肥料水分含量符合质量要求。
三、做好肥料检验的质量控制
(一)生产原料检验
生产原料到货后,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供货信息严格核对原料,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质量验收,对于需要进行检测的原料应送入化验室报检,然后化验室根据检测标准进行取样检验工作,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出现结果不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复检;如果原料供应商对检验结果存在异议,可经过双方共同协商,送入有资质第三方进行相应检验。
(二)生产过程检验
在正式进行肥料生产作业前,根据配方投料单核对生产品种、规格等各项信息,符合要求即可投入实际生产作业中,如果不符合应在第一时间内联系管理人员进行调换。在开机作业前,要求计量包装岗位人员应用已检定计量称对计量包装称设定是否满足要求进行核对,只有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开机进行生产作业。在实际肥料生产期间,要求所有工作岗位中操作人员时刻对所生产出来的肥料颗粒、形状、包装等方面的质量进行检查,如果出现不符合要求情况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
(三)肥料成品检验
生产出来的肥料进行包装后并入库,相关管理人员即可向化验室进行肥料成品报检,然后化验人员根据检验要求以及成本执行标准要求进行成品取样,对样品开展制备和检验工作,如果检验不合格则复检,如果经过复检依旧不符合要求情况,应将检验结果交至生产技术部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并将这部分产品单独进行处理。
四、肥料储存和运输的质量控制
完成肥料包装作业后,应注意肥料搬运操作和储存所处环境,对于其中所使用的装卸工具不得出现尖锐凸起情况,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运输和装卸时因此导致包装划破等洒落。另外对于肥料成品不得以露天的方式进行存放,如果为短期存储,可将其存放于棚库中,若长期存放应放在具有干燥、通风条件下的封闭仓库,以此避免暴晒、雨淋等,同时还要定期对材料存储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底层板结情况下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在进行成品堆放时,堆放高度不得过高,对于堆放底部应采取措施垫起来,以此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3]。同时还要根据检验状态采取分区的方式进行码放,或者是在码放区域设置明显标志,以此区分各类材料。
结语:综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讲,肥料本身质量好坏,不仅仅会对农民生产利益有直接性影响,同时因肥料种类、施肥方式的不同,也会对土壤生产、作物质量有一定影响,而肥料具有的施撒方便、增产迅速的优势,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重要肥料,做好对肥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农产品生产质量,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柴文安,张俊丽.试论土壤肥料质量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J].农民致富之友,2019(09):231.
[2]谷端银,丁方军.质量管理体系在肥料企业产品研发工作中的运用[J].化工管理,2017(28):37-38.
[3]伍德春,张龚,周建华,张顺陶,胡军,任晓波.荆门市肥料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07):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