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姜咪 黄冉冉 裴伟琦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223900

摘要: 目的: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对细节化护理进行应用,并就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都在我院2018年接诊的患者中选出,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接受细节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两个小组都是由60例患者组成。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在接受相应的干预护理后均呈现出提升,但是对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恢复程度更加理想。结论:细节化护理模式给予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可将护理质量提升作为依据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细节化护理;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1.15739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临床医学中所讲的脑梗死也被称之为中风,发病快、病情急、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是脑梗死的主要特点。综合临床资料可以得出此种疾病的高发群体是中老年人群。一旦患有此病,患者1的肢体功能大幅度下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医学数据显示,给予脑梗死患者细节化护理可在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的基础上强化治疗的有效性,进而患者的复发率降低,而且可一定程度降低脑梗死后遗症的发生率,于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有积极影响,生活质量水平随之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都在我院2018年接诊的患者群体中选出,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结果均显示患者为脑梗死。将其分作人数相当的两个对比小组,区别应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其中包含男性患者55例,剩余65例患者都是女性。55岁-75岁是患者的年龄区间,(61.5±5.3)岁是计算后的平均年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非常小,组间可比性良好。

1.2一般方法

本次对照组的60例患者都接受包含常规护理、健康宣教、病床消毒等内容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的所有患者接受细节化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肢体康复锻炼。护理人员确定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时带领患者进行相应的肢体康复训练。首先就患者病情进行讲解,使其可以认识到开展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进而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其次护理人员带领患者进行手臂、肘部以及下肢的康复训练,避免患者肢体出现僵直无力的情况。最后是坐姿康复训练,对于肌肉张力相对较低的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双手置于患者腰部向下压,并将大拇指放于患者脊柱两侧位置达成固定持续力量的目的,进而帮助患者将头部和身躯伸直。对于存在痉挛情况的患者而言,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其分开双腿并使得上半身前倾,尽量保持患者双腿为直立状态,鼓励患者最大幅度向前弯腰。第二,心理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家属清晰讲解进行此项锻炼的目的和具体项目,并介绍其他患者康复成功的案例以发挥鼓励的作用,提升患者和家属锻炼的积极性和信心。第三,体位护理。将患者实际状况作为依据选取最适宜的卧位,视患者身体状况将相应的软枕放于其肢体下方,旨在确保患者的舒适度。此外,护理人员要有效利用翻身以及按摩等方法避免患者发生压疮现象。第四,语言及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通过有意识的沟通和交流锻炼患者的发音及吐字功能,然后利用观看电视节目、读报等活动锻炼患者的认知功能。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管理之后其身体情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两组数据对比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恢复程度更加理想,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

截图1741241255.png

(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对比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截图1741241267.png

 (P<0.05)

3.讨论

众所周知,老年群体是脑梗死的多发群体,发病急、变化快、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是脑梗死最主要的特征。深入分析之后得出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机体功能不断降低,因此身体素质水平相比年轻人群而言更低一些,代谢机能也相对较弱,因此给了疾病可乘之机。对于脑梗死疾病而言,其最可怕的因素不是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是患有此病的患者通常会存在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患者生理和心理压力均相对较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医护人员除了致力于治疗有效率的提升,而且将目光放在了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方面,旨在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1-2],进而其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升,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顺利渡过有积极意义。在此种背景下众多医护人员研发出细节化护理模式,此种护理管理手段旨在对患者机体的各项功能进行改善和提升,利用肢体康复训练、心理护理、语言功能锻炼等不同手段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提升[3],其最终目的是在恢复患者机体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其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中将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应用不同护理管理方法的两个对比小组,将两个小组内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机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接受细节化护理干预,其护理有效率和机体运动功能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细节化护理模式可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强化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而患者机体功能得以恢复,为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宁. 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164-168.  

[2] 赵艳芳.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3):2491-2492.  

[3]张世卿.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