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下水勘查的重要性
地下水在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色金属矿山勘察中,有必要对地下水位进行测量,分析其水位和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以及地下水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影响。然后相关当事的勘察人员从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分析入手,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解决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促进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进程提供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地下水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方面之一。它不仅对岩土的性质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对岩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中,勘查人员有必要考虑地下水对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的影响,定期地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相关的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地下水对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的不利影响,从而推进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工作稳定进行。
2 地下水对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的影响
2.1 地下水危害岩土工程
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地下水对岩土性质的影响,地下水压力对岩土的作用等,都会对岩土工程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不能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工程受损。
(1)水位下降一般是由人为因素引起,比如大量的抽取地下水或者是在上游地区建立水库等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一旦地下水水位降低,将会容易引起地面的沉降或者裂缝,使岩土工程受损,甚至会危害到周围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水位的上升一般是由于含水层结构的变化,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多种原因造成。地下水水位上升会导致土壤沼泽化,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程度提高等,严重时甚至使整个建筑物崩塌,因此,观察地下水位变化对于工程的设计施工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地下水位对于岩土的物理影响。地下水位变化可能会导致岩土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地下水位频繁变化可能会导致岩土膨胀收缩不停转变,导致建筑物发生沉降或者变形,影响岩土工程的质量。
(3)在自然状态下,这些压力对于岩土的作用甚微,不会对建筑物造成过大的危害,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可能会加大地下水的动力。进而增加了水体对岩土的压力,若压力超过了岩土的承受能力,则可能对沿途工程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建筑物的坍塌,岩土的沉降等。
2.2 使岩土的结构发生软化的现象
地上水的动力作用也是影响岩土工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地下水在自然状态下的动力作用对岩土工程影响不大,相对而言,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也就不大。然而,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会使得地下水运动一般具有较大的动力效应,从而使地下水的作用力增大。而缺乏规律的地下水运动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可能出现流沙和基坑涌浪等。这将进一步对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如果地下水的动力作用变大,就会增加岩土体的容重和含水量,从而对岩体产生化学和物理影响,导致岩土结构面软化,影响岩土工程的质量。
3 相关解决措施
3.1 确保地下水及潜水位在标准范围内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的波动和人为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应当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于污水,监督管理力度。同时政府应当设置相关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提高对于地下水的保护意识。如果是人为因素导致,那么应当对不法分子进行严惩,加强道德教育,恢复水位到正常范围。
3.2 提高对于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程度
提高地质勘察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此同时,在勘查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汇报,反复研究出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工作,增强职业技能,开展经验交流会,取长补短。除此之外,应当完善有关勘察制度,尤其是对于水文地质这一薄弱环节,应当确保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无遗漏,无死角,提高工作效率,让水文地质勘察成为有色金属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提升勘测工作技术能力
首先,不断完善当地地形的具体测量工作方式,并有效保障当地有色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方面勘查水平。其次,积极确保当地地质填图的工作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不论采取何种比例的填图工作模式,都应该根据实地地质观察的实际结果作为工作基准,按照当地地质填土工作模式为主要方式,认真开展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察工作。再次,强化当地水文地质方面的勘察技术。在实际勘测过程里面,应该运用各种比例尺开展当地水文地质方面的勘测工作。积极应用适合规定的具体比例尺,根据水文地质方面的专业勘察技术,有效实现勘测工作质量。最后,确保勘察采样过程的科学合理性。在勘测采样的具体过程中,必须有效避免出现错号或混样的不良情况,针对存在识别难度较高的当地矿山或者当地矿化区域,应当积极确保资源勘查取样过程的科学合理性。
3.4 革新勘察技术
科技发展带动产业进步,有色金属勘探技术水平在持续强化,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行业发展。在传统勘探工作中,工作人员主要应用激发极化法和重磁电法等展开勘探,而因为新型勘探技术不断涌现,实现了对一些常规勘探方法的替代或改进,对地面高精度勘探技术、三维地震技术等的应用,都获得了十分优质的勘探效果。此外,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给矿产地质找矿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助力,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对新型传感器的利用,应融合更为先进的勘探方式方法,保证各项新型技术得到充分利用,为深部找矿工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3.5 加强处理地下污染
地下水污染不仅容易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工程施工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一旦发现地下水有污染问题,应当及时汇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应当对地下水污染问题进行宣传,让人们意识到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普及保护地下水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地下水的问题还和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比如有些地方的地下水流速较慢,一旦污染就很难恢复,因此应当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管理监督力度。
3.6 全面分析水文地质中的水理性质
地质勘察是一个综合全面而长远的工作,是要针对各个季节的地下水情况来进行样品采集,然后对地下水的水里性质范围进行确定,为后续的勘察工作提供可靠数据,保证勘察数据的精确性。在今后的实施阶段,主要根据勘察数据,因此就要求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水文地质中的水里性质进行全面考察,仔细研究,才能够保证数据的科学可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理念,积极应用科学合理的勘察工作方式开展有效的管理控制,大力引入目前各种先进资源勘查技术和设备,确保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工作,进一步保障当地矿山地质自然资源勘查与找矿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黄正成.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9(08):132-133.
[2]王文.对有色金属小型矿山地质勘探程度的相关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2):161-162.
[3]李海波,李彦杰.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