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拓展训练分析

李久桃

曲靖师范学院附属小学,655011

摘要: 文章介绍了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方式。以上述两个问题为切入点,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课程资源、体育训练、基础设施、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
DOI:10.12721/ccn.2024.1570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在重视智育水平的基础上,对智育和身体素质的提升投入了更多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适当调整教学方案和方式方法。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素质拓展训练这一手段纳入教学设计,分析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一、素质拓展训练概述

素质拓展训练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创新,关注课程教学的趣味性。素质拓展训练方法在最初作为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出现,并应用在英国军队中,提升了受训人的体能、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经过发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教学模式。在教育工作中使用素质拓展训练,以运动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培训中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实现知行合一。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方式

一是袋鼠跑。袋鼠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训练时,学生需要在腰上缠绑布袋,并在袋中放置乒乓球或其他物品。学生在跑向终点时,既要保证前进速度,也要避免布袋中的物品掉出。二是解手链。这一训练方式通常五人一组,每名学生的双手交叉并握住身边同学的手,在不松手的情况下将复杂的圆解开。三是环环相扣。这一方式需要多名学生手拉手,传递套在手臂上的呼啦圈。这一训练可以单独进行,让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大圆,也可以分组进行,根据呼啦圈传递一圈的所用时间判断输赢。四是极速 120 秒。该方式在限定时间内安排了多项体育运动,节奏较为紧张,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安排平衡柱站立、跳绳、投篮、踢毽子、跑步等多项运动,自由排列组合,并为每一项运动项目设计完成数量。五是信任后背摔。这是素质拓展训练中较为常见的手段之一,在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注意事项,确保后背摔的同学可以被稳稳接住。除了上述列举的五种具体的教学方式之外,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有许多体现形式和应用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资源配置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手段。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策略

近年来,虽然素质拓展训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教师及学校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

教师在安排教学工作、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当把握小学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在思考教学重点的过程中,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会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增强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的适配度和融合性。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机能尚在发育阶段,不应使用较为剧烈的运动项目和训练方式。教师需要平衡运动训练强度和体能锻炼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开展体能训练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探究意识等。小学体育课程会向学生介绍多种体育运动项目,教师应当梳理教学目标和内容,从众多教学内容中选择较为重要的课程,为各个课程划分等级,从而分配教学精力和资源。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当设计更加详细的教学目标和课时计划,在最大程度上优化教学设计,达成教育目的。以跳绳的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可以事先摸排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将能力素质水平相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中,通过划分教学单元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教师需要将跳绳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传授给学生,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更加深入的教学。

(二)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对体育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合理设计教学安排,科学规划训练内容,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体育知识,学习体育运动时更加轻松,达成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应该注意到各个流程和环节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尽可能保证链条的完整性,避免教学脱节。以篮球运动的教学为例。在训练之前,教师应当简单铺垫篮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将篮球运动中简单的动作介绍给学生,并从理论角度阐述篮球运动的技术。在理论知识教学完成之后,应该衔接实践教学。教师需要向学生示范传球、运球、接球、上篮等动作,并辅以分解动作讲解,帮助学生记忆各个动作的要领。随后,教师可以安排素质拓展训练,如单手拍球、双手拍球、抛接球、顶球、运球、乖乖球、螃蟹运球等,强化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三)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小学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使用书本,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少。以往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往往以口述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缺少相应的展示和案例。仅凭教师的语言,学生理解并建立认知的过程有着一定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现阶段,教师可以搜集教学资源,学习其他教师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使用的策略和方法,适当借鉴和学习体育运动形式,为小学体育教学积累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具有教学作用的体育游戏。以羽毛球运动的教学为例。羽毛球运动的限制条件减少,并且不需要过多人员,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课余时间也可以运动。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学生羽毛球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羽毛球比赛的现场视频引入课堂,根据选手的赛场表现向学生讲解羽毛球技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选择比赛视频时,教师可以关注青少年羽毛球比赛的相关信息。通常情况下,学生观看同年龄段或年龄相近的比赛视频的兴趣要高于成年专业比赛的兴趣。专业比赛视频的目的是向学生展示专业性较强的标准动作及其要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适当播放业余兴趣类比赛或社团的视频,寻找其中错误的动作示范,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扩展体育训练内容

素质拓展训练以运动为主,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离不开充足的体育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体育课程的训练项目为基础,发散思维,扩充体育课程的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全,面对消耗体力且枯燥乏味的体育课程很容易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学生对游戏教学的接受程度较高,教师应当调整体育运动的训练内容,在单一的体育运动中增加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足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为例。足球运动强调团队力量,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在训练学生足球技巧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教师可以将“两人三足”游戏延伸变化,由基本的两人一组扩展为多人一组,捆绑相邻两位学生的双腿,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意识。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障碍跨越训练,要求学生沿着规定路线前进,在途中跨越障碍物。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作为衡量学生能力水平的依据,也可以考查学生前进固定距离所用的时长。在设计障碍物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素质条件,合理规划障碍物的难易程度。

(五)健全体育基础设施

完善的体育运动训练基础设施是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传统教育思想长期的束缚之下,许多学校对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并不关注,忽视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投入的资金、人员、技术、时间等资源量不足,导致学校内部体育训练基础设施缺失,未能给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充足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限制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体育教学和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的作用,对体育教学和学生素质提升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应当重视体育训练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尽可能完善设施建设,为教师和学生的运动训练提供支持。在不影响其他工作正常教学开展的情况下,学校应该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在完善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保证体育设施的质量。以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球类为例,许多学校在采购各种运动球类时,并不会全面考虑教师的教学需求,购入数量往往低于教学所需,在体育课程中,并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在球类器械的辅助下运动和训练。除此之外,许多学校并不重视球类的更新,导致教学中使用的球类存在一些问题,能够用于教学的球类数量更低。球类是小学体育教学常用的教具之一,学校应当保证球类器械的数量和质量,为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学体育课堂的质量,学校应当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对此,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素质拓展训练专家深入教学实际,就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师展开沟通和交流,纠正教师的错误观念和方法手段,提高教师运用素质拓展训练开展体育教学的能力和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家学者可以举办讲座或公开课,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将科学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法传递给广大小学体育教师。

四、结语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素质拓展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体验感,引导学生在训练和运动中获得感悟。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应当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在现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扩展体育训练的内容。学校需要健全体育基础设施,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保证素质拓展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龙江.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J].科普童话,2023(30):33.

[2] 朱斌.让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J].小学时代,2023(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