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押花艺术在乡镇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意义与路径探索

谢慈涛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中心小学,512737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押花艺术这一传统而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在乡镇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实施现状、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乡镇小学教育的特点,结合押花艺术的教育功能,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期为乡镇小学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押花艺术;乡镇小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710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乡镇小学美术教育资源较为有限、教学形式单一挑战,亟需创新。押花艺术作为传统而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其独特魅力与乡镇小学美术教育需求相契合。押花艺术融合自然美与文化底蕴,不仅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还促进生态教育,激发创新思维。乡镇小学自然资源丰富,押花材料唾手可得,制作过程寓教于乐,适合学生特点。本文旨在探索押花艺术在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过结合乡镇教育实际,提出有效策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乡镇小学美术教育注入新活力。

一、押花艺术概述

押花艺术,即将自然界的植物花卉经过脱水处理,保持其原有色彩和形态,并通过艺术家的精心构思和设计,创作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1]

二、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押花艺术的独特教育价值

乡镇小学美术教育普遍面临资源匮乏、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寻找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成为乡镇小学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乡镇小学中,押花艺术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接触自然、了解生态的机会,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此外,通过押花艺术创作,学生还能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三、押花艺术在乡镇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课程内容与资源开发

乡镇小学美术教育融合押花艺术,关键在于开发创意与地域特色课程。利用自然资源如植物叶片、花瓣等,组织户外采集,培养自然情感与创造力。课程内容涵盖押花技法、色彩构图,结合传统文化,丰富作品内涵。

于是笔者与课题团队在课程内容与资源开发中,探索出以下四个阶段课程的实践方案

1:识——瑶族中草药文化初探

此阶段,我们带领学生实地探访瑶族中草药的生长环境,了解瑶族人民如何利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养生保健。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观察、记录笔记等形式,使学生初步认识瑶族中草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后续押花艺术创作积累素材和灵感。

2:押——押花艺术基础

在掌握瑶族中草药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开展押花艺术基础课程,教授学生押花的基本技法、色彩搭配、构图原理等。通过动手实践,学生逐步掌握押花艺术的要领,为后续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3:玩——瑶药、押花作品创作

鼓励学生结合瑶族中草药文化,发挥创意,进行押花作品创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中草药作为押花材料,通过巧妙构思和精细制作,创作出具有瑶族特色的押花作品。此阶段,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赏——作品展览

组织押花作品展览,邀请学校师生及家长参观。通过展览,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增进对瑶族中草药文化和押花艺术的了解与欣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创新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上述课程内容,笔者在教学方法与策略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1:户外教学:在户外学生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颜色与纹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笔者先从设定户外教学目标开始,从植物学知识的普及、压制植物的技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方面进行入手设定一个学习卡。随后,教学进入了实施阶段,我们引领学生前往精心挑选的植物观察区域,进行现场观察与采集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指导学生识别各种植物,深入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性,还引导他们采集适宜于押花创作的植物材料,同时不断强调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采集结束后,我们返回教室,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压花方法对收集到的植物进行压制处理。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押花技巧的理解。

教学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一次植物标本展示活动,将学生压制的植物标本展出,并围绕压制植物的样貌、保色程度以及脱水状态等几个方面,与学生共同分析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以此促进他们的反思与学习。

截图1741241789.png

(图:植物收集表)

2:合作学习:在押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由于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压制的花材完成一幅以图案、动物、人物或风景为主题的押花画,但每位学生压制的花材数量有限,因此,将几位同学组合起来,他们的花材便能凑足所需。此外,学生们在性格、兴趣和特长上各不相同,有的擅长绘画设计,有的对色彩搭配有独到见解,还有的动手能力强,善于实际操作。鉴于这些特点,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更为有利。为了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其效用,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准确了解每个小组的特点,掌握他们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布置不同阶段的任务。这些任务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探索精神。同时,教师还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在合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主题创作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押花艺术,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引入了主题创作的教学方法。每个学期,我们都会设定一个与押花艺术相关的主题,如“瑶族风情”、“四季之美”、“动物世界”等。学生需要根据主题进行构思与设计,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刻内涵的押花作品。在主题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掌握押花艺术的基本技法,还要学会如何运用色彩、构图等艺术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

(三)教学环境与文化氛围营造

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和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个温馨、创意且充满启发性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作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我们重视并努力优化美术教学环境,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现其艺术潜能的舞台。

于是,笔者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与文化氛围的营造上,进行了以下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探索。

1:在美术教室的布置上,我们注重营造温馨与创意并重的氛围。教室的一面墙被设计成了押花作品展示墙,专门用来展示学生们的优秀作品。

2:在押花艺术展览的组织上,为了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我们在每学期一次的学校艺术展上会专门布置一个展厅来举办押花艺术展览。

3:在押花艺术日常教学上,我们不仅在社团课教授押花,更在日常美术课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定制押花课程,让每位学生都能接触并享受押花艺术的乐趣。

四、实践成果与反思

通过实施押花艺术教学,我校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不仅掌握了押花艺术的基本技能,还学会了观察自然、欣赏美、创造美。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资源配置等。

【参考文献】:

[1]《压花艺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