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白莎

准格尔旗中医蒙医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市,010300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时间范围为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人数为68例,根据护理方式存在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形式,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明显更佳,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价值较为显著,主要作用就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避免多方面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建议临床实践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5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中,结肠癌相对比较常见,具有发病率较高的特点。这一疾病的早期特异性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疾病发展到中晚期阶段,可能出现腹痛情况。若肿瘤体积较小,治疗后存活期良好[1-2]。在对结肠癌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采用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放疗与化疗。这一手术方式创伤比较大,术后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患者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对实际疗效与预后情况产生影响。基于此,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与预后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实行围术期手术护理干预,主要作用就是使得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还可以减轻其疼痛程度。本次研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形式,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时间范围为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人数为68例,根据护理方式存在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男性为19例,女性为15例,年龄区间范围为43-65岁,平均年龄为(53.11±1.89)岁;研究组男性为20例,女性为14例,年龄区间范围为43-64岁,平均年龄为(53.56±1.44)岁。两组基线数据资料结果比较存在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日常基础护理干预,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还要注重术后观察,为患者提供科学化的健康教育指导。

研究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结肠癌患者大都存在担心治疗、预后效果的现象,担心后续机体是否可以恢复、生存期。所以,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患者与家属就需要对疾病产生正确认知,鼓励其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其耐受度,进行耐心的心理干预,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治疗、预后方式。与家属协作,使其正确面对疾病,自愿配合后续治疗。②营养支持:患者需要摄入更充足的优质蛋白、热量、维生素,根据其饮食喜好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确保营养供给到位。若存在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情况,则需要遵医嘱进行输血治疗。(2)术后护理:①引流管护理:妥善地固定引流管,家属在移动肢体的时候更加小心,确保引流管畅通,避免出现堵塞与压迫的情况。对引流液颜色进行观察,并且进行详细记录,若存在异常现象,需要及时反馈给医师进行处理。②饮食护理:禁食过程中,结合医生反馈的建议进行电解质、营养素的静脉注射。术后患者恢复胃肠功能、肛门排气以后可以进食。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为半流质饮食、软食、普通食物。实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以维持肠道屏障的基本功能与结构,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升机体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1)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具体选取指标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2)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数为0-10分,越接近10分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d,x̄±s)71.png

2.2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明显更佳,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比较(分,x̄±s)72.png

3.讨论

外科手术属于结肠癌的关键治疗方法,选择的手术方式与患者肿瘤病变情况、肿瘤所处的位置、患者耐受度存在紧密联系[3]。而肿瘤切除仅仅是生理康复、心理康复。患者、家属要对疾病有清晰的认知,还要了解恐惧、手术悲观、心理承受能力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以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充分了解患者情绪的变化情况,实行心理护理指导干预,获得患者配合与理解。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如果有必要以静脉补充氨基酸、输血。对患者导尿管、腹腔引流管进行护理,提供科学化的结肠造口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疼痛状态[4-5]。另外,确保患者、家属了解与把握结肠造口护理的各项技术内容,引导其对自我产生清晰认知,尽快恢复日常生活,提升生存质量水平。

综上内容,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价值较为显著,主要作用就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避免多方面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建议临床实践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思宇.综合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22,8(12):188-190.

[2]杨啸.综合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02):170-174.

[3]周彤伊.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围手术期大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3):156-158.

[4]典江艳.综合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6):2211-2212.

[5]杨志慧,王晓娟,刘晓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2):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