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育探索

刘珊

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小学部,610599

摘要: 在当前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重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探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地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4.1571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跨学科元素,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跨学科融合教学通过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如何在跨学科融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成了小学数学教师主要研究的问题。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跨学科的融合渗透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优势

(一)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关注数学知识的计算和应用,而跨学科融合则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社会学等相结合,这种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思考模式,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跨学科融合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数学与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可以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通过数学与艺术的结合,学生可以在绘画中学习几何形状和比例关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在跨学科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例如,在解决一个涉及数学和科学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需要发明一种新的测量方法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1]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

(一)植入语文,感受内涵

小学数学和语文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内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将语文知识巧妙地植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感悟与理解。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的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方程》教学时,在进行“方程”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些与语文相关的故事、成语或者诗词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引导他们用语言准确描述数学问题,从而促进了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引用古人算术中的秦九韶算法,以此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在讲解方程的应用时,可以引入古代数学家张丘建的《算经》中所记载的应用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是潜移默化地传输了语文的文言文知识[2]

(二)融合体育,促进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个体兴趣差异,结合多样化的游戏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锻炼,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

例如,在学习奇数和偶数时,引导学生玩一个小游戏进行“课前热身”,即蛇形跑体育游戏,全班学生到教室外空地围成一个圈,按顺序报数,并且按顺时针的方向开始慢跑。当教师喊数时,学生要判断教师喊的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教师喊的是偶数,刚才报数是偶数的同学要停止原地不动,奇数的同学需要绕偶数的同学做s型蛇形跑,当教师喊的是奇数时则要反之。通过这样的体育游戏,大幅地提升了学生的反应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融合信息技术,加强认识

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参与来实现。比如,在有关数学几何图形的知识方面,教师将这个内容和电脑绘图的内容结合起来,运用电脑绘图工具,绘制不同的几何图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让同学们在电脑上搭建几何图形模型,然后让他们说出他们的感觉[3]。许多同学在利用电脑绘图的时候,已经对数学几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有的学生在绘图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几何图形的知识,这就为学生以后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此外,为加深教学的成效,教师还要求学生运用“文字”“铅笔”“刷子”等绘图工具,将复杂的几何图形进行分解,以此更好地感知和把握。通过本课程,同学们不但能了解电脑制图与传统手工绘图之间的关系与差异,更能加深对数学几何的了解,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而建立起分解合并的数学思维。由此可见,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结合美术,优化体验

美术课程是艺术课程,其也和我们的数学课程密切相关。比如,在学习“比例”知识时,就可以结合美术知识优化教学。小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在作画的时候,也会把自己的理解和情感用作品表现出来[4]

例如,可以结合“动物绘画”相关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让同学们首先观察各种动物形象,让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然后教师顺势讲解了基础的比例构图知识,然后就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开始画了,但很快教师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只画自己喜欢的动物,而忽视了布局和构造,所以画出来的动物都很奇怪;有些画得很小,有些画得很杂乱无章,有些甚至连动物都不像。这个时候,教师就把事先准备好的优秀作品和自己画的作品拿出来让同学们看,他们不由得叫“好看”,这样他们就立刻认识到自己画作的缺点,认识到了自己没有深刻理解比例,如此可以促进他们深刻学习比例知识。

(五)融合德育,落实立德树人

教师应深刻理解德育的内涵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它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尊重他人意见,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耐心和坚持[5]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同时也能学习到诚信、公正等社会道德。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培养他们的公平竞争意识和尊重规则的态度。同时,学校和家庭应共同支持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教学。学校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支持教师开展融合教学。家长也应理解和支持这一教学模式,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跨学科融合教学,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出更多具备核心素养的未来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英.“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2(16):13-15

[2] 郝安南.中小学数学跨学科活动实施路径分析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 2021(7):4.

[3] 翁日尔.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 2022(1):2.

[4] 吴秀婷.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华夏教师, 2023(7):60-62.

[5] 杨卫东.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6):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