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学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在小学生的人生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体育课既是小学生锻炼娱乐的时间,也能提高他们的体质,拓宽他们的视野。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采用情境化的方法,是一种转变。这种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心中所想,尊重他们的观点,将此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具体状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以此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文章简要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以期为小学体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情境教学法对小学体育的积极影响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颖的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出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对小学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他们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在这样一种活跃的教育风格中,学生能够主动和积极地与小学体育老师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老师的教育水平。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并不排斥小学体育课,小学生天生活泼,所以他们很愿意上体育课,不喜欢在教室里坐着。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在学习时由于过于乏累产生了疲劳感,从而丧失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此时,体育老师可以利用情境式的方法,来安排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来引起小学生们的注意,使他们有一种置身于其中的感觉,同时也能消除学习上的种种心理负担,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乐趣,进而喜欢上体育教育。
(二)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学生的上课状况是由教师的授课质量来决定的,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难以既提升小学生对小学体育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始终处于全神贯注的状态,因此,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将会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情境教学方法就是按照小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够专心地进行学习,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培养体育意识
在小学这一阶段,正是学生们的重要成长时期,他们对运动还没有什么积极的意识。如果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把体育的精神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到体育的益处,同时也能把这些运动项目变成生活中生动活泼的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更好地克服他们对体育的恐惧,通过这些活动,他们会变得更加的自信,从而培养出一种健康的体育精神。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趣味情境课堂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课堂导入的质量将会对学生整个课程的学习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要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进入好的学习状态,完全投入到田径运动中来,老师在导入过程中应注意“趣味性”,并重视导入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体育田径传统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热身后,就会进行田径运动,而忽略了课堂的导入,使田径教学缺乏一个好的开始,从而使教学显得暗淡无光。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体育老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趣味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标枪”教学时,老师可以用一种幽默、生动的语言来描写情境:“同学们,我们在进行什么样的田径项目中,会把自己的身体姿态摆成满弓状态?”学生们纷纷开始猜测,有人说是扔铅球,有人说是扔铁饼,有人说是标枪。在这种环境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标枪”运动学习。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一下子充满了活力,学生们都充满了热情。
(二)游戏法情境化教学
小学生喜爱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可以增加课堂的氛围。所以,在跳绳训练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多种形式的游戏情境,与此同时,有些充满竞赛性的跳绳活动恰好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他们也会很积极地参与竞赛,以获得更高的排名。以趣激学,指导学生在比赛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跳绳能力。就拿跑步跳来说,因为跳绳的活动范围很大,所以很多学生需要来回跑完成一些基本动作。所以,在学生掌握了跑步跳的基础技能以后,老师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里进行跳绳接力赛。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用跳绳来完成50米的奔跑,等这个学生到达终点后,下一个学生就会接着进行奔跑跳绳,直到小组成员都完成为止。随着一声哨响,所有学生都在努力地朝着目标跑去,希望能够拿到好的成绩,尽管中途会出现一些小小的错误,但是训练场上却充满了热情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接力跳绳比赛,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来回跑步中巩固自己的跳绳技巧,使学生迅速掌握“奔跑跳绳”的基本操作和要点,另一方面,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的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情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把体育的动作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能够自主地进行思考,例如,让学生在学习新的广播体操中,光凭语言来解释怎么做动作可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亲自讲解,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让学生们去模仿。小学生有很好的模仿力,通过模仿练习掌握动作要领,以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但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只会简单地进行讲授,学生很可能会跑掉。在学习广播体操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播放出一段广播体操的视频,让同学跟着录像做一次演练,并对学生动作进行标准化的、准确地指导,既不会让学生觉得无聊,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我们要充分地意识到,体育既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又是一门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在新时期的趋势下,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情境化教学进行持续的变革和革新,持续地探讨情境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这对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深入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洪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海南),2019(35):57-57.
[2]孙长权.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81-81,83.
[3]袁勇.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5,38(2):12.
[4]洪雅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汇,2015,12(5):65.
[5]李小娟.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2(8):76.
[6]张翔.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