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随着规模化养猪产业不断发展,猪病也在变化、增加,猪气喘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病发率比较高,并且该传染病的涉及范围较广,隐性感染猪会反复感染健康猪,一旦传染上之后病原体很难消除,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进而影响养殖场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
一、猪气喘病的症状
猪气喘病在初期会出现食欲不振,以及伴随短声干咳的状况,病情发展下咳嗽次数会变多,而且在特定时间段咳嗽更为显著,比如清晨活动与夜间,以及剧烈运动以后,病猪会连续咳嗽。病情继续发展下去,病猪将会有呼吸困难的状况,刚开始呼吸快但很浅,后期呼吸会发生变化,变得慢并且深,部分病猪有流鼻液的症状,一般为浆液状。疾病折磨下病猪精神萎靡,饮食减少,体重会下降,有些体温正常,有些则会有体温升高的症状。部分病猪症状严重,喘气需要张口进行,未及时防治下会使其窒息而死。
猪气喘病有三种,分别为急性、慢性、隐性。急性猪气喘病不常见,母猪在怀孕与哺乳时易于患上,此外仔猪易于患上急性气喘病。发病突然,病程在7—10天之间,患病后猪的呼吸会变快,咳嗽少但声音低沉,也会伴随哮喘声。病猪头会下垂,经常会自己躲在一处,有时会有痉挛性咳嗽。急性猪气喘病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所以要引起重视与做好防治;慢性猪气喘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病就为慢性,另外一种是由急性气喘病转为慢性。咳嗽依然是患病的主要症状,在大清早与晚上运动,还有猪进食之时更为显著,刚开始患病会单咳,但是症状有差异,有些严重的会有痉挛性咳嗽。病猪会腹式呼吸,且呼吸费力和喘气。慢性气喘病病程长,患病可能2个月到3个月,也有可能6个月以上,对于猪的生长极为不利,可能导致停止生长,不过死亡率低;隐性气喘病具有特殊性,病猪通常没有症状,发育也正常,难以直接判断,剖检会发现肺部有病灶。由于无法及时洞悉这类疾病,病猪将成为传染源,将导致大规模患病。
二、猪气喘病的病因
猪气喘病原因比较多,与盲目引种、未能做好免疫接种、猪圈卫生环境差、饲养管理不到位等息息相关。
部分养殖户在购种前没有全面考察、了解,随意在外地引种,致使存在隐性气喘病猪流入本地,加之隔离防控不到位,由此引起大规模的传播与感染。
养殖户免疫接种意识不够强,具有不主动接种和不配合接种的情况,猪的抗病能力低下,易于感染疾病,其中就包括气喘病。免疫接种不规范,一个针头为多头猪注射,其中只要有一头猪携带病原,将会造成交叉感染。免疫接种也有失败的现象,未能及时的补免,猪不具备免疫力,势必易于患上气喘病。
猪养殖中不重视环境管理,粪便处理不及时,猪圈卫生条件差,且通风状况不够好,以及没有依照要求消毒。这种情况下就会使病原菌与寄生虫大量滋生,猪在其中生活容易出现支原体病变,最终导致气管感染,或者是引起肺部感染,由此诱发气喘病。
三.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
(一)从源头上防范疾病
猪气喘病预防要从源头抓,应尽量自繁自养,这样就能防止引入本身患病的猪,具有比较好的防止疾病的效果。当然有时无法实现自繁自养,必须要从外地购猪的情况下,需要做好调查与考察,选择大企业购入。运输之前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保证没有问题,同时要安排好运输事宜,防止猪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或者患病。
外地购猪不能直接混入到猪圈饲养,而是要采取隔离措施,将其单独放在一个地方饲养,通常最少要隔离60天。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猪有任何异常,并确认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入栏喂养。外地引种一定要有检疫证明,到达后做好相关检查,比如血清检查,X射线检查,没有问题依照要求隔离,防止将原存有问题的猪只引入。
(二)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户要为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样可降低疾病发生率。圈舍要通风性要好,以此净化环境,减少病菌的滋生,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针对圈舍要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根据气候条件、不同生长阶段猪的需求等科学合理管控。夏天温度过高要用风扇、水帘等设备有效降温,冬天则要防止感染风寒,应采取保暖措施。
养殖中对于猪的粪便要及时处理,尤其是夏天,需保证有比较好的卫生条件,可阻断细菌与病原的滋生链条,从而预防与降低患病的概率。制定消毒制度,严格规范执行,针对不同的地方需求合理选择消毒液。猪养殖要做到三定,既要固定猪圈,又要固定工具与饲养员。饲养员进入猪圈要消毒,不能去爆发猪气喘病的疫区。规模化饲养应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饲料要营养均衡,使猪更加强壮,提高其自身抗病的能力。猪圈易于滋生蚊虫,应及时驱除,还要灭鼠,对于地面干燥处理。
(三)做好免疫接种
猪气喘病预防要做好免疫接种,当前可选择的疫苗比较多,有猪气喘病成年兔冻干疫苗、乳兔肌肉冻干疫苗等,免疫可达到12个月,养殖中要及时接种。针对气喘病选择支原体疫苗,具有不错的经济性,能够减轻养殖户负担,从而使其积极为猪进行免疫接种。比如可对猪接种支原体灭活苗—瑞倍适,预防气喘病效果良好。
饲养中要注意,针对爆发过气喘病的地方,对于7—9周龄的仔猪要接种弱毒苗,在实际操作中要进行稀释,采用灭菌生理盐水,控制好用量,通常要胸腔注射。这种疫苗接种要在感染气喘病之前,完成以后2周就会产生免疫力。对于健康的仔猪可首免,针对的是1—2周龄的,采取的是肌肉注射的方式,合理用量,并要2周要二免,依然要进行肌肉注射。种公猪接种要把握好时间,在每年4月和10月接种,1头要注射量为2头份。母猪配种前要注射灭活苗,与种公猪一样,1头注射2头份。【1】
(四)采用药物预防疾病
猪气喘病的预防要使用药物,在饲料中拌入强力霉素与阿莫西林,应选用5%和10%的,比例一定要合理。每1000千克饲料,强力霉素和阿莫西林拌入量均为1000克,连续喂食14天可达到预防疾病目的。仔猪断奶前后喂食,各连续喂食10天,妊娠母猪则要分为产前与产后喂,各喂7天。
饲养中也可在饲料中掺加阿米卡星+泰乐菌素,均要使用5%的,也就是复方支原净,每1000千克饲料加入500克。喂食要连续进行,14天以后停止掺加。此外可在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预防疾病,采用10%的,每1000千克饲料用量为250克,连续喂食14天。【2】
(五)疾病控制与治疗
饲养人员要掌握猪气喘病的症状,在平时喂养中要注意观察,发现存在相关症状要及时将疑似猪隔离,然后找专业兽医检查,确认患病情况下隔离治疗,防止其它猪感染。一个猪圈内有一头猪感染,平时要避免与猪群接触,防止隐性气喘病形成传播链。对于患上气喘病的猪要及时治疗,可注射氟苯尼考与复方多西环素液(3%),1天注射1次,采取肌肉注射,病情严重的要1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3天。此外需对病猪注射蟾蜍注射液,控制好用量,1天注射2次,连续肌注射4天或者5天。猪气喘病治疗可注射金蟾咳喘针注射液与恩诺沙星注射液,1天注射2次,根据猪的体重确定用量,连续注射3—5天。
猪气喘病治疗中也可同时注射黄氏多糖注射液(20%)与泰乐菌素注射液,均为1天1次,根据使用要求控制注射量,前者连续使用5天,后者连续注射3天。治疗中使用阿奇霉素,可肌肉注射,也可采取静滴的方式。配合长效土霉素使用,采用20%的,对病猪肌肉注射,1天1次,需要连续用3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猪患上气喘病以后,生长会受到影响,出栏时间会延长,也会造成死亡,不利于养殖效益最大化。基于此,针对猪气喘病必须要强化防治措施,首先要辨别、明确了解症状,确保可及时洞悉病情,其次要从源头上防范,以及要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和治疗等。
参考文献
【1】刘妍.猪气喘病的防治分析.【J】当代畜牧.2017.05.090.
【2】陈新中.猪气喘病的防治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22.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