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庞现霞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621000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高中体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逐渐被引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运动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本文旨在探讨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以及实施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素质拓展训练;高中体育;运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894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高中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往往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和技能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注重团队合作、挑战自我、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首先体现在其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注重体能的提升和技能的掌握,而素质拓展训练则更强调学生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培养。通过参与各种拓展训练项目,学生能够在挑战中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相对固定,学生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感。而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丰富多样,既有体能训练项目,也有心理挑战项目,还有团队合作项目等。这些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这些项目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设计训练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高中生身心发育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设计训练内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开展集体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时,由于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活动开展也面临重重阻碍。如很多学生为了提高文化成绩,不愿参加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导致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团队精神欠缺的问题;或者部分学生在娇生惯养的家庭中长大,在体育锻炼中习惯坐享其成、不劳而获。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野外求生训练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在两种利益产生冲突时,必须以大局为重,维护好集体利益。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逃生墙”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所有学生乘船航行,夜里熟睡时船舱起火,阻断了学生前往甲板的道路,想要达到安全区域,必须进入货舱,但进入货舱要越过一堵高达4米的墙,由于船上条件有限,所以没有逃生工具,学生之间必须相互协作,用自己的皮带、衣物等制作逃生工具才能脱困。通过参与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生存技能,还能够深刻感受到团队之间彼此信任的重要性。

(二)开展挑战性训练,提升训练效果

开展挑战性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关键所在。通常挑战难度较高的训练项目能够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并且要求学生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众所周知,体育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训练项目,在此过程中既要克服内心恐惧感和紧张感,也要具备坚忍不拔的精神。需要注意的是,挑战性训练普遍存在危险程度较高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防护工作。例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蒙住眼睛背起另一人,并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中共同达到终点,期间背上的人要为被蒙住眼睛的人提供正确指令,二人共同达到终点,用时最短的小组获得胜利。这一训练活动本身具有较高的挑战难度,需要两名学生相互配合,如果被蒙住眼睛的同学不听从指挥,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前走,那么不仅会导致小组失败,还加大了受伤的风险。所以为了完成挑战性训练,需要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尽可能减少失误,进而提升训练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既能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学生主动参与到训练活动中,自觉遵守纪律和规则完成训练任务,进而在训练中增强身体素质、磨练精神意志。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根据高中生思维特点、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趣味性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训练。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多米诺骨牌”游戏活动,也就是在田径赛道中码起栏架,要求每条赛道设置10个,形成多米诺骨牌。教师站在草场中间发出指令,如进、转、放等。让学生2人一组从通道口出发,其中一人推车,另一人设置栏架,只有所有学生齐心协力,才能够快速完成栏架摆放任务。正是因为这种训练活动要求所有学生参加,并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所以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主动投身于训练活动中。正如上文所说,由于素质拓展训练本身存在一定危险性,对场地环境和设施要求较高,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参加训练活动,必须要提前做好场地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同时还要面向学生灌输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其自主防范意识,尽可能将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阶段,并且该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身体素质相对较差,需要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此,教师应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设计训练项目,使学生在感兴趣基础上主动参与训练活动,进而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目标,这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吴伟.略谈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4):139-140+143.

[2]罗友.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