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的提出
2022年新课标出台后,专门提出要进行大单元教学,要求在一个大单元教学中完成超过18课时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至几项运动技能。通常,18课时以上的教学内容为教师熟悉的运动项目,教学就会得心应手,上课的内容就丰富,课堂教学效率也高些,非教师熟悉或喜欢的运动项目,往往就会一带而过,甚至很少涉及。本文创新提出让体育教师带着专项进行18课时的走班制教学,试图解决学生掌握一至几项运动技能的难题。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师走班制定义、特征、形式及优势
体育教师走班制定义,是指在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组织中,以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和核心素养为目的,体育教师依据自身专项进行跨班级或跨年级的18课时以上的大单元走班,对年级内或其他年级全部或部分行政班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此定义经过了专家的论证,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特征,从主体上看是以教师为流动主体,教师根据专项特长和学校安排去往不同的班级授课,具有流动性;从教学针对性而言,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不同班级带来特色教学,具有专业性;从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使优秀教师的教学覆盖更广,具有受益性。
体育教师走班制形式有跨班级走班和跨年级走班两种形式。
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优势有1.不同班级的学生可以享受到同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2.教师可专业精进,备课和上课负担减轻,避免了“什么都要教,什么都不精”的缺陷,逐渐成为“教学万金油”的弊端。。3.体育教师相互走班,不用调整课表,只是体育教师之间课表对调即可,不用学校专门为走班而重新排课,不加重学校的排课任务。4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专项能力会得到极大提升,长期坚持,学校形成良好的锻炼氛围,带动社团发展和竞赛成绩提升,有助于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落地。5.所有学生在某个项目上面对的是同一个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标准是统一一致的,整体上更具备科学性,公正性和一致性。
2.3大单元理念下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的实施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制定具体、明确的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目标。2.合理设定难度分层教学。不同学生在体能、技能掌握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等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3.优化课程设置。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国家课程规定的专项运动技能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个方面,依据课程实施选项建议和学期安排原则。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提高教师对体育教师走班制的认识和适应能力。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体质、技能、兴趣、参与度等方面。6.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7.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让家长了解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意义和目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
2.4大单元理念下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的实施案例
为准确了解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的效果,在我校六年级开展了实践研究。走班教师安排见表1,年级内有三名体育教师,将一个学期平均分成3份,教师在每个3分之一的时期内带着自己专项到相应的班级进行跨班级走班教学。比如刘老师在2-4月到六1-3班进行排球授课,4-5月中到7-9班进行排球重复授课,5月中至7月到10-12班进行排球重复授课。其他教师以此类推。
表1六年级体育教师跨班级走班制安排表1.实验班学生成绩达标情况
通过对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实验班的学生成绩统计,见表2,发现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下足球、排球和角斗娃三项学生平均成绩均超过体育教师走班制开始时设定的达标成绩。
表2 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项目班级学生平均分2.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对比情况
通过对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见表3,发现实验班平均的成绩全部高于对照班成绩,整体高出16.1%。
表3 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平均成绩对比3.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通过事后对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发现,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在学生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他们对该制度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对在促进运动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开发、团队精神培养、自信心等方面的作用给与了大力赞赏。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形式简单易操作,具有师、生、校均受益的优势,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4.2建议
不同学校和教学阶段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在实施大单元理念下的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时,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2016-10-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2022 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毛振明,丁天翠.“体育走班制教学”的疑惑与解决路径[J].中国学校体育学, 2021,4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