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水文勘测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准确、可靠的水文数据,可以为开展后续工作提供较优的信息服务,避免因信息数据的误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水文勘测工作中,可以对传统的水文勘测工作进行改变,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有效提高水文勘测的效率及质量,解决水文勘测中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管理及利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使水文勘测得以顺利完成。但是目前的水文勘测方法,仍依赖于对指定勘测点的水文数据获取,这与水利部关于“孪生河流”的概念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通过深入分析水文勘测及其特点,研究遥感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出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水文勘测工作的不断发展,为更全面的掌握水文水资源信息提供一种实现的可能。
1水文勘测及其特点概述
水文勘测主要通过对水文测验对水文数据及水文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有效分析利用,促进水文工作的有效进行。水文勘测对水文工作乃至水利工作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之气候变化,各个地区发生洪涝、旱情等灾害的情况显著提升,且江河流量大,其水电潜力较大,利用水文勘测获取水文数据,可以为防洪防凌、抗旱墒情、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基础资料,这就体现出了水文勘测的基础性。同时,我国地缘辽阔,河湖众多,水文勘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南北差异、东西差异、不同河湖之间的情况差异甚至同一河流不同河段差异都非常明显,那么在水文勘测工作的时候,将展现出水文勘测的综合性及地域性等特点。水文勘测是对某一区域水资源的全面梳理,是对地区的整体水文状况进行综合勘测,因此还要保证水文勘测的全面性及有效性。此外,江河在不同季节的情况存在差异,需要重视江河流域的空间信息和江河水文的时间信息等重要信息的积累,这就展现出水文勘测的长期性。为保证水文勘测数据的使用价值,应保证水文勘测的时效性,例如,洪涝灾害发生时,一线水文数据快速准确的取得对防洪工作至关重要。
2基于卫星遥感的水文水资源信息远程监测方法
2.1GPS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
GPS技术已经作为常用工具应用到水文勘测工作中,它可以利用卫星及通讯对勘测对象进行定位,使水文勘测工作的准确度得到保障,获取可靠的信息数据。相比较传统技术手段,具有精确度高、速度快及自动化的优势。在应用GPS技术的时候,不仅能够快速完成水文勘测工作,也能够为提升水文勘测效率提供全天化的保障,降低水文勘测工程的时间消耗。通过GPS技术来确定勘测范围,获取水文勘测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勘测信息。各地区在水文勘测方面的要求不同,GPS技术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可以为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提供信息支持,使救援工作得以快速进行。
2.2GIS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GIS技术在水文勘测领域方面应用广泛,它可以对全流域的洪峰流量、降水量等水文数据进行采集,还能够起到预测洪水的作用。同时,将GIS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方便对洪水进行预测,且这一技术本身具有良好的学习功能,能够起到持续优化技术的作用,促进水文勘测工作水平的提升。
2.3遥感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
更加详实的水文数据,更加及时的数据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掌握成为了水文勘测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遥感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恰好可以满足当下水文勘测的发展需求,而GPS技术、GIS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广泛应用也为遥感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将遥感技术应用到水文勘测中,可以利用航行中的飞机和卫星的遥感器对地面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结合信息数据对各地区的旱情进行判断,对各个河段的水质进行检测,将大范围的信息数据收集起来,整个过程能够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随着遥感技术的持续发展,这一技术体现出更大的优势,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越加广泛,越来越多的学者深耕于基于卫星遥感的土壤墒情监测、防凌监测预测、河流湖泊水质监测等重要领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
相较而言,水文勘测对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短期内遥感技术的应用普及,还应着眼于同气象部门的深度合作,通过交流共享气象卫星数据及成熟的遥感技术应用方法,实现水文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长期而言,同其他高新技术应用一样,水文勘测部门也应该建立畅通产学研通道,尝试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加强水文勘测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新科学技术框架下水文勘测新模式,把高新技术用好用妙,遥感数据源也应该积极探索与商业卫星的长期合作及自有卫星的突破,为水文勘测工作带来更多可能。
3.建议
3.1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建设
在水文勘测工作中,信息化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快速获取水文勘测数据。借助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和信息整理,利用云计算完成远程信息数据的比对,建立功能齐全的水文勘测云平台,以便进行大数据的比较分析。水文勘测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让海量水文数据更加有的放矢,让“数字河流”“孪生河流”成为可能。
3.2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水文勘测工作中,普遍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比如计算机、遥感器及其他设备,这些设备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水文勘测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等。因此,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各类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及时处理设备出现的故障,保证设备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时,需要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确认设备是否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设备存在异响、运行缓慢及其他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设备的维修,将设备尽快恢复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异常造成数据误差或数据丢失,从而保证水文勘测工作的有效进行。其次,在设备长久使用的情况下,有些设备的老化比较严重,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保障水文勘测工作正常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文勘测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重大意义,遥感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需要提高对水文勘测中遥感及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充分结合水文勘测及其特点,将其合理应用到水文勘测工作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水文勘测中对遥感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还不够理想,相信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来强化水文勘测中遥感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会进一步提高水文勘测工作的整体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文艳.浅析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21(11):31.
[2]张国文.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技术经济,2021,5(S2):209-211.
[3]蓝忠华.水文勘测中信息技术的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145-146.
[4]蓝忠华.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