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anemiainpregnancy)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1],妊娠期的妇女由于本身负荷加大,加上常常出现妊娠反应,消化吸收差,易发生贫血[2]。妊娠期出现贫血对产妇造成很大危害,削弱患者的抵抗力,增加手术风险,并且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同时,贫血会影响胎儿的营养供给,威胁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早产的几率,造成新生儿出现贫血或体重过轻等等,严重损害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情况,甚至会导致死亡情况的发生。社区医院对孕妇开展血常规检查是检查贫血的主要方式,给医师的治疗与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反映血常规检查对孕妇贫血患者的临床作用,本次研究对经我中心诊治的138例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常规中各项指标的开展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我中心诊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138例,所有孕妇在孕前均没有贫血病史,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9±1.7)岁。其中,孕早期(怀孕1~3个月)38例,占比27.54%;孕中期(怀孕4~6个月)47例,占比34.06%;孕晚期(怀孕7~9个月)53例,占比38.40%。并选取同期12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7.7±1.8)岁,开展比较与分析。
1.2检测标本
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做为抗凝静脉血的检测标本。
1.3仪器与试剂
实验仪器选择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配套产品为试剂,依照临床检验的具体步骤开展相关测定工作。
1.4检测方法
参照文献对孕妇的贫血情况进行诊断:血红蛋白(Hb)小于100g/L作为标准,贫血分类为:血红蛋白(Hb)<1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99.1fl是大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Hb)<1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2.6fl是小细胞性贫血[4]。1.5统计学分析对获取的数据利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开展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孕期的贫血表现
不同孕期孕妇的贫血情况详见表1。处于孕早期和孕中期的孕妇以小细胞性贫血居多,而随着妊娠期的发展,孕晚期孕妇以大细胞性贫血居多,说明随着孕期的进展,孕妇的贫血发生机会增大,发生率会逐渐的升高。
表1不同孕期孕妇的贫血情况表现[n(%)]2.2不同类型孕妇的血液指标检测结果
健康孕妇与不同类型贫血孕妇的部分血液指标检测结果详见表2。存在小细胞性贫血的孕妇的RBC均值与健康孕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t=1.056,P>0.05),RDW均值高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95,P<0.05),Hb、MCV、MCH、MCHC的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42~27.692,P<0.05)。存在大细胞性贫血的孕妇,其MCHC均值与健康孕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905,P>0.05),RDW、MCV、MCH均值都高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0~31.829,P<0.05),Hb、RBC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86~24.124,P<0.05)。
表2健康孕妇与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部分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比较注:与健康孕妇的对照组相比较,P*<0.05,P#<0.05。
3讨论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于高危妊娠范畴,世界卫生组织表明约有50%以上的孕妇合并贫血[5]。妊娠过程中胎儿的一切都需要母体给予提供,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孕妇的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从而使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的降低[6]。孕妇会由于贫血而导致自身抵抗能力的下降,在分娩手术过程中的耐受能力受到削弱,轻中度的贫血也会对分娩过程造成一定的风险,重度贫血患者还易引发妊高症、心脏病、休克等并发症。同时,贫血会影响孕妇的自身生理变化,进而直接阻碍对胎儿的营养供给,会发生早产或胎儿营养不良等情况。研究显示[7],贫血孕妇会降低新生儿的体重,甚至造成孕妇的流产。常规检查中的Hb、RBC、MCV、MCH、MCHC、RDW等几项红细胞参数能够反映贫血程度及其类型,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孕早期和孕中期的贫血患者主要的贫血类型为小细胞性贫血,其RBC均值与健康孕妇相比较差异不大,RDW均值明显高于健康孕妇,Hb、MCV、MCH、MCHC的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表示患者血液的红细胞数量没有大幅度变化,而红细胞的大小差异情况较高。杨利萍[8]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常规检验研究中表示,孕早期与孕中期以小细胞性贫血为主,小细胞Hb、MCV、MCH、MCHC均值小于正常孕妇,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这主要是由于妊娠期孕妇需要为胎儿提供铁元素,而孕妇自身也需要铁元素的供给,二者的铁量需求都依赖于妊娠期孕妇。怀孕早期会出现呕吐、恶心等妊娠反应,会引起孕妇的食欲不振,造成饮食减少等情况,严重的降低了铁元素的纳入;怀孕中期的胎儿处于急速增长的阶段,大大增加了对铁的需求,孕妇通过饮食所摄取的铁量往往无法满足自身及胎儿的需求量,导致出现体内缺铁的现象。血红蛋白的合成需要以铁为主要原料,在妊娠期间,胎儿及孕妇的血液都是源于孕妇的血液供给,需要孕妇机体内的铁来合成血红蛋白。孕妇出现缺铁时,会降低血红蛋白的合成,使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令胞浆降低。而铁元素的缺少对红细胞自身的分裂与增殖所产生的影响不大,所以红细胞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减少,只体现在血红蛋白的降低,故较易形成小细胞性贫血。
本研究结果显示,孕晚期的贫血患者主要的贫血类型为大细胞性贫血,其MCHC均值与健康孕妇无明显差异,RDW、MCV、MCH均值都高于健康孕妇,Hb、RBC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提示伴随血红蛋白的降低红细胞的数量出现下降,红细胞体积出现增大,细胞大小差异明显增高,这主要是由于维生素B12与叶酸的缺乏所导致。孕妇体内的叶酸通过饮食中的食物摄入,在妊娠期间叶酸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怀孕期间胃酸的分泌情况出现减少,胃肠的蠕动情况减弱使叶酸的摄入量却出现减少,部分孕妇由于食用的饮食营养不均衡增加叶酸的缺乏。同时,胃酸的分泌不足会造成胃液中糖蛋白的下降,导致维生素B12无法与之有效的进行结合,进而体内维生素B12出现缺乏。在细胞核DNA的合成过程中,维生素B12与叶酸是必要的因素,当两种物质出现缺乏后会导致幼红细胞内的DNA合成降低,进而延长了红细胞内的有丝分裂与增殖,令胞浆的发育出现失衡。但是胞浆内的血红蛋白并没有受到影响,其胞体逐渐增大,进而形成了巨幼红细胞。伴随红细胞的增殖速度减弱,使骨髓内的异型红细胞受到损害,进而缩短了血液中的成熟红细胞寿命,出现了贫血的症状。由于红细胞的胞体增大,所以将其称为大细胞性贫血。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也会在孕晚期的缺血中占有一定的比率。总结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孕妇在妊娠期间对铁元素的需求量较孕前明显增多,平时所供食物中的铁含量渐渐无法满足孕妇所需,从而造成孕妇在妊娠期问缺铁性贫血[9-11];第二,孕晚期胎儿增加了铁的需求,母体需要提供更多铁元素来保证胎儿出生后的需求,所以造成铁剂的供不应求而引发缺血。景晔等[12]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产后期>妊娠晚期>妊娠中期>妊娠早期>非妊娠期妇女。所以应尽早采取措施预防妊娠期贫血的发生,其中改变外源性铁摄入尤为重要,尤其是饮食中铁的含量是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变的,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增加饮食中含铁量,进而增加铁的摄取量[13-14]。另外,烹饪的方式也可以对预防贫血起到作用,应在食物烹饪的过程中,注意烹饪的方式,减少铁剂的转化。
结 论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对孕妇开展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分布宽度等方面的血常规检验可以对妊娠期贫血患者有效地进行综合分析。社区医院可以在不同孕期中需要给予孕妇合理的营养搭配指导,来保证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有效摄取,避免贫血情况的发生。妊娠期间,孕妇需要开展定期的产前检查,医师根据常规检查中各指标情况分析贫血类型和程度,使贫血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合理开展,保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慧玲,尉景兰,吕丽,等.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产妇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8):64-64,65.
[2]陈桂黄.妊娠并发贫血的140例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3(9):85-86.
[3]张丽.200例孕妇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20-21.
[4]丛玉隆,金大鸣,王鸿利,等.中国人群成人静脉血细胞分析参考范围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4):1201-1205.
[5]张岩.808例孕妇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1,10(28):99-100.
[6]王甫,李凤,方庭毅.我院孕产科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2010,8(23):205-206.
[7]王洁民.各孕期孕妇贫血对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20,12(9):1113-1115.
[8]杨利萍.孕妇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23(7):4062-4063.
[9]李萍.妊娠期缺铁性贫血90例病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21,32(16):36-37.
[10]丁文军.妊娠期铁营养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5):698-699,716.
[11]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7):451-454.
作者简介
夏启刚;1982.04.29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省市) :浙江省富阳区学历:大学本科;现工作或学习单位及职称: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全科医学。